解放厦门岛 五星红旗就插在这里 “踏寻厦门红色足迹”活动来到湖里殿前神山,追忆不畏牺牲勇当先锋的革命先烈
2021-03-1917:00:56来源:厦门日报、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史征研处



           70多年前,解放厦门岛的五星红旗插上了湖里殿前神山;70多年后,神山所在的片区不仅是进出厦门岛的“门钥”,还成为招商引资兴业的热土。岁月穿梭,变化的是景象,不变的是不畏牺牲、勇当先锋的精神。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厦门日报社共同主办的“踏寻厦门红色足迹”活动来到湖里殿前神山,本报记者与近20名厦门日报小记者团的小记者实地参观采访,追忆为鹭岛插上五星红旗的革命先烈。

1.jpg

  本报记者和小记者们一同参观殿前神山的碉堡,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本报记者 张江毅 摄)

  【现场】

  登山顶 进碉堡

  当年鏖战今犹记

  春雨暂歇,层云遮天。近日,本报记者和小记者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神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水波的带领下,前往海拔100多米的神山。一路上,大家可见周边一幢幢小楼房掩映在花木丛中。小记者们都很好奇——这座山离烟火气十足的居民区并不远,跟红色文化有什么联系呢?

  在曾洒满烈士鲜血的空旷地带,小记者们列队走向不远处的神山山顶,并聆听张水波讲解。张水波在殿前街道神山社区工作近20年,是这里的“百事通”。自从确认了五星红旗插上神山山顶的具体位置,他就以弘扬神山红色文化为己任,经常尽其所能地为前来参观的学生、市民、游客义务讲解厦门解放的往事。

  结合路边的展板,张水波神色肃穆,讲述了70多年前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解放军如何计划登上厦门岛、指战员们如何奋不顾身地冲锋、五星红旗如何插上神山山顶……张水波饱含真情地讲着,小记者们全神贯注地听着,并认认真真做笔记。

  “为什么神山这么难打?”听完张水波讲述的故事,有小记者提出了疑问。张水波回答:“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大家一起跟我来看看。”小记者们跟着他登上神山山顶,往下一看,海岸线清晰可见,张水波介绍:“当年解放军要从山脚向山上进攻,突破敌军设下的障碍,可谓是困难重重!”

  这些困难,在神山山顶有了更直观的体现,那就是70多年前国民党守军残留的双层水泥碉堡。历经70余年风雨,碉堡依旧厚重坚实,几乎完好,墙体上的机枪口、弹孔历历在目。张水波带领小记者们钻进碉堡,让大家想象一下解放军从山脚往山顶英勇冲锋,消灭碉堡里的敌人的场景,小记者们被震撼了。

  带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小记者们在神山山顶的升旗台前举行了庄重的升旗仪式,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小记者吴逸飞的家长对记者说,此次神山之行,让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充满仪式感,让历史学习更加生动现实,今后会带孩子参加更多类似的活动。

2.jpg

  厦门日报小记者们在神山山顶举行庄重的升国旗仪式。(本报记者 张江毅 摄)

  【传承】

  一面永远的“旗帜”

  神山成为红色文化巡礼主阵地

  近年来,湖里区及殿前街道重视传承红色基因,开展湖里红色文化巡礼等活动。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的地方——神山,与中共(闽中)厦门工委高崎地下交通站、马垅军民团结大榕树、后莲坪解放战场遗址、厦门海堤纪念馆等5处红色资源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入保护弘扬。

  如今,“神山”元素已成为湖里区弘扬红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张水波告诉记者,在湖里区委的组织下,已有近万名党员干部群众登上神山山顶,回顾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未来,希望有更多市民游客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传承先烈英勇奋战的精神。”

3.jpg

  【讲述】

  “人倒,也不能叫国旗倒!”

  神山位于厦门岛西北部一个制高点,山体延伸入海。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国民党守军重点防御的一个要塞。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以解放厦门为中心的漳厦战役,并于9月25日胜利完成漳厦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任务,解放了闽南沿海陆地,对踞守在厦门、金门两岛顽抗的国民党军队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倍感振奋,其中包括身处解放厦门前线的解放军战士们。各部队抓紧征集船只、搜集敌情、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训练,争取尽早把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

  9名解放军战士为插上五星红旗而献身

  1949年10月,《人民日报》连续10多天刊登报道,记录下了这段血与火共同铸就的战史。按照计划,解放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一军作为主攻部队,分别从东线、北线、西线强攻厦门岛。这其中,神山是我军西线登陆的目标之一。10月15日夜晚,东北风把海面掀起层层大浪,解放军第二十九军6个突击营从同安、集美海湾出发,向神山、高崎、湖莲、后莲尾、陈厝一线发起进攻。

  二五五团一营教导员蒋永昌所在的突击营,负责攻打高崎西侧的神山。战前,他代表全营战士从团政委手中接过新制作的五星红旗,发出气吞山河的誓言:“人倒,也不能叫国旗倒!”战士们誓言:坚决要把五星红旗插上神山,向新中国献礼。

  15日晚21时许,解放军二五五团船队抵达神山以北滩头,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踩着淤泥,奋力向岸上冲击。突击营一营率先登岸,一口气拿下了四五个地堡。蒋永昌身先士卒,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营长黄启昌迅速组织全营,向神山发起攻击。全营的火炮和轻重机枪集中开火,形成强势火力,压制摧毁神山上敌人的火力点,以掩护主攻连一连进攻。一连代理指导员丁奖兴率二班从右侧,副连长刘顺礼率一班、三班从左侧,向神山顶发起冲锋。

  三班班长许纪和带领全班战士勇敢地冲在前面,一步一步地接近山顶。战士张林国手擎一面五星红旗,跟随全班战友一起向上冲。不料,在离山顶约20米处,一串子弹射了过来,张林国中弹倒下。同班战士朱洪生立刻冲上去,接过张林国手中的五星红旗,继续勇猛地向山顶冲去……经过一场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染满烈士鲜血的五星红旗,终于被高高地插在神山山顶,迎风招展。《第二十九军军史》等资料记载,为插上五星红旗而献身的9名英烈中,有一位战士手握着揭了盖、手指套着弦的手榴弹,尚未来得及投出,就中弹倒下了……

  当晚22时,神山终于被解放军攻下。攻占神山后,解放军指战员乘胜向神山东南的殿前进攻,23时占领殿前,敌人溃散而逃。殿前神山,从此刻起烙上了红色印记,与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牢牢绑定。

  筑海堤开物流  新时代建设再当旗手

  神山,由于是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的地方,解放后也被称为“红旗山”。20世纪60年代末,在神山东北脚下所修建的水库,原先称为殿前水库,因为靠近神山,后来改称为“红旗山”水库,简称“旗山”水库。

  硝烟散去,昔日惊心动魄的隆隆炮火声,被热火朝天建设的机器轰鸣声所取代。神山这一带,已建设开发为旗山工业园。

  湖里区政协特邀研究员、文史研究者黄国富表示,20世纪50年代初,兴建高(崎)集(美)海堤需要大量的石材,神山距高崎近又靠海,运输便利,自然是采石的绝佳场所。采石队日夜不停在神山放炮、开凿,开采出数不尽的石料,装船运送到海堤工地。为了这个“移山填海”的工程,神山贡献出巨量的石头,山头被打低了十几米。

  改革开放后,湖里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1981年10月15日,湖里的第一声开山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再次改变了神山的命运。经过40年的发展,如今,神山所在的殿前街道高殿片区是进出厦门岛的“门钥”,堪称鹭岛门户。这里是陆、海、空立体交通重地,成为连接厦门岛与世界的重要节点。高崎国际机场、厦门火炬高新区、象屿保税区、高崎避风坞等位于这片热土。这里涵盖了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约4/5的面积。站在神山山顶极目远眺,当年激战的海滩早已成为车来车往的物流园区,神山脚下的海岸已悄然退去数公里远,只有曾经的碉堡默默诉说着那段往事。

4.jpg

  1949年10月24日的《人民日报》记载了解放厦门战役中的英雄事迹。(本报记者 陆晓凤 摄)

5.jpg

  满载解放军的渡船驶向厦门。(本报资料图)

 

  【小记者感言】

  王思岚(大同小学四年2班):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今天来到神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布满弹孔的碉堡,我感受到革命先辈不畏牺牲、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当国旗冉冉升起时,我陷入了沉思,为了插上五星红旗,许多英勇的战士前仆后继地牺牲了。这让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姗霓(大同小学四年2班):

  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神山上的碉堡是烽火岁月的见证,我们要缅怀先烈的光辉事迹,秉承先烈的革命精神,我们对着神山上的五星红旗庄严宣誓,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蔡皓丞(大同小学五年2班 ):

  感受当年的枪林弹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此次参观中,我认真听完讲解后,闭上眼睛,仿佛感受到了当年炮火猛烈、枪林弹雨的激战场面。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