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文化遗产
五通航空学校遗址
2015-04-2009:53:00来源:

 

五通航空学校遗址位于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五通社区。19288月,菲律宾爱国华侨吴记霍等人遵循孙中山“航空救国”的遗训,在厦门市郊五通乡创办了该航校。

厦门五通民用航空学校始末

厦门的航空事业发轫于19288月福建厦门五通民用航空学校的创办。该校的创办虽然前后不过一年半的时间,但却是我国航空史上值得记载的一页。

20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广大爱国华侨为祖国的安危很是担忧。19288月,旅居菲律宾的爱国华侨吴记霍、吴福奇、薛煜添和林珠光等先生,遵循孙中山“航空救国”的遗训,在海外组织成立了“航空委员会”。他们得到了菲律宾中华总商会会长薛芬仕(禾山庵兜人)、侨商孙有泰(禾山五通泥金人)的帮助,募集了一笔资金,着手购买飞机、聘请飞机教官,准备回国内培养航空人才,报效国家。

“航空委员会”的成员绝大多数是闽南人,加上厦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完备,因此,“航空委员会”决定在厦门创办航空学校。具体地点选定在市郊五通乡,与之相配套的飞机场则设在该乡店里村孙印川早年购置的一片荒地上。与此同时,“航空委员会”开始了在国内外分别招考学员的工作,并向外国购买了7架飞机,还有中型收、发电讯设备一套及其他机械设备若干。

国外华侨子弟报考地点,设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侨胞创办的普智学校。消息传开,前往报考的菲律宾华侨青年有57名。经过严格的体检和学科考试,有11人被录取。这批学员于192810月中旬,由“航空委员会”聘请的飞行教官陈子文率领,乘坐英轮“四山马”号直抵厦门。

学校最终定名为福建厦门五通民用航空学校,国外招生11名,国内也招收了89名,总共100名学员。

航空学校的首任校长陈国梁,是莆田人。学校的教学内容设飞行、学科和军事3个科目,各以教官分工负责。100余名师生因陋就简,借住在五通乡泥金村内的旧祠堂里,课堂和厨房则在祠堂的附近找旧屋安排。航校最初的安顿,得到了当时在泥金乡创办乐安小学的教育界人士何仰潜的鼎力支持。

五通航校的机场是当时全国最小、最简陋的。其跑道长约250米、宽约100米,因地形所限,还须借助厦门市区到五通的公路以延伸跑道,满足飞机起飞降落需求。所以,一遇到飞机起飞或降落,公路两侧就得设置竹制的活动横栏,临时请人放下来挡住行人、车马,以维护安全。虽然其场所、设施是如此简陋与落后,但它却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仅有的三所航校之一(其他两所分别在广州和杭州)。

航校创办伊始,因飞机和设备尚未运达,学员们集中学习航空理论、数理化基础知识和参加军训。

1929年春,航校的国内学员和华侨学员因琐事发生摩擦,因校长陈国梁处置不当,遂引起学潮。后来,由海外的“航空委员会”出面解决:解散国内招收的学员,仅留李吉星(同安人)、谢志成(龙岩人)、许佐才(惠安人)等3人继续学习,这样总共留下学员14人。

1929年上半年,“航空委员会”所购的飞机和设备陆续分批运抵厦门。学员们刻苦学习飞行业务,课余亲自动手用毛竹架设飞机库,还要轮流看守飞机。每批飞机、设备到厦门,都是由学员们到码头卸货并运回学校。尽管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学员们仍然斗志昂扬。华侨学员们不惜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环境,为的是掌握航空技术,为国效力,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遗愿。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为节省时间,他们把宿舍和厨房迁到飞机场附近,还在下柄村的海边搭建了一座水上飞机库,想尽一切办法节约开支,创造条件学习飞行。

然而,华侨的爱国行动并未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1930年春,因为经济不景气,海外华侨无力继续支付航校经费,“航空委员会”不得不决定停办航校。五通民用航空学校从19288月创办,到1930年春停办,前后仅短短的一年半时间。

航校停办后,有13名学员转到广东航空处,他们于1931年春以空军准尉衔结业,编入国民党空军部队;另有1名学员转到厦门海军航空处。

(何丙仲)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