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厦门破狱斗争震惊全国 被写成小说《小城春秋》
2020-08-0917:17:01来源:党史征研处

90年前厦门破狱斗争震惊全国 被写成小说《小城春秋》01.webp.jpg


90年前厦门破狱斗争震惊全国 被写成小说《小城春秋》02.webp.jpg


90年前厦门破狱斗争震惊全国 被写成小说《小城春秋》03.webp.jpg

位于思明南路451号的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今天是5月25日,思明厦港片区又开启了它繁忙又平静的一天。但在90年前的今天,上午9时,一声枪响打破了平静。那声枪响,就是从思明南路451号传出。

      1930年5月25日,厦门破狱斗争震惊全国。这是一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革命行动。由于准备充分,参加破狱斗争的同志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在敌人防守严密的思明县监狱内成功解救出我党40多名同志,在我方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毙敌6人,取得战斗的完全胜利。

  这次破狱行动唤起了处于革命低潮期我党我军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壮大了我党我军的力量,坚定了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成为我党领导武装斗争的红色经典,在中共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永久的红色记忆。该事件后被厦门籍作家高云览写成长篇小说《小城春秋》,并翻拍成影视作品,传诵至今。


  缜密调查精心筹备

  1930年初,一批又一批的苏维埃干部和红军游击队员被捕,押往思明县监狱。在只有60多平方米的两间牢房里,关押了40多位革命同志,包括原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陈柏生、中共厦门市委书记刘端生、潜伏在国民党厦门市党部内工作而被捕的共产党员谢仰堂等,他们不仅要忍受十分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刑罚,还随时都面临着牺牲的威胁。

90年前厦门破狱斗争震惊全国 被写成小说《小城春秋》04.webp.jpg

思明监狱牢房

  此时,福建的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急需大量革命干部。为营救狱中的同志,中共福建省委和厦门党组织决定武装破狱。省委成立了破狱委员会,由省委书记罗明、军委书记王海萍、组织部长谢景德、共青团省委书记王德、军委秘书陶铸组成,由互济会主任黄剑津任秘书长。

  为了确保破狱全胜,破狱委员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充分了解了敌人的武装力量、看守所的结构及管理状况。

90年前厦门破狱斗争震惊全国 被写成小说《小城春秋》05.webp.jpg

思明监狱牢门入口

  完成调查研究的任务后,破狱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周密、严谨、切实可行的破狱方案,并根据方案所提出的两大任务,成立了由陶铸任队长的特务队和由谢景德任队长的接应队。经过一系列的训练与讨论研究,方案细节最终敲定,破狱行动按计划开展。


  10分钟干净利落完成任务

  1930年5月25日,是星期日,军警和看守人员相对松懈,这天又是农历四月廿七,按当日潮汛,上午九时正是开始退潮的时候,接应船可以较快地驶离厦门港,开往停歇点同安。

  那天,老城区一早就热闹起来了,特务队队员有的伪装成探监的亲属,有的假扮成卖杨梅的小贩和游客。当时一组队员抱着饼干桶假意探监,监狱的值班看守起了疑,命令搜身。千钧一发之际,一名队员果断开枪击毙了副看守长卢永忠。

90年前厦门破狱斗争震惊全国 被写成小说《小城春秋》06.webp.jpg

破狱斗争绘画

  枪声就是破狱行动开始的信号,埋伏在外的特务队队员击毙执勤的门警和警备队长,砸铁锁,开牢门,剪脚镣,放出同志,在10分钟内,干净利落地完成任务。


  后方群众积极接应营救

  破狱的枪声刚刚平息,被营救出来的同志分成三至五人一组,在接应队员的引导下,穿越小巷,没入露天市场的人群里,直奔厦港的“打石字”码头,登上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两艘木帆船。帆船顺着刚刚开始退落的潮水,急速驶离厦门岛,先绕过鼓浪屿再往东转,穿过高崎、集美海峡,直至深夜抵达停歇点。

  被救出监狱的同志如何撤退到安全地带?厦门文史专家彭炳华曾数次到彭厝、珩厝、蟳窟、东园调查考证破狱斗争停歇点。“当时的同安,群众基础好,位置也较偏,所以在劫狱前,福建省委就指示同安县委负责选定可靠据点作为出狱的停歇点。同安县委遂将彭厝、珩厝上报,罗明、王德、陶铸亲自到彭厝、珩厝考察。”彭炳华说,1985年举办的“5·25厦门破狱学术讨论会”,罗明、王德都还健在,他从两位老革命的口中得到了珍贵史料,也进一步印证除了彭厝外,珩厝亦是厦门破狱的停歇点之一。

  当时参与劫狱使用的两艘木帆船,一艘是彭厝的药店“合安堂”平时所用的运输船,另一艘则是珩厝对面、大嶝蟳窟村民谢石水的船。后来,这些被救的同志被分批安全转移到闽西革命根据地,继续投入革命斗争。


  名片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原为清厦门海防同知署监狱,始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1912年民国政府将其改为思明县监狱。1930年5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领导下的党组织为营救被捕的革命志士,武装攻破思明县监狱,救出40多名革命同志。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1982年,厦门市政府将思明县监狱旧址更名为“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政府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国务院将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破狱斗争旧址设有展厅,还陈列有和当年事件相关的物品及书籍。今年4月,旧址开始进行整体修缮,展厅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人物

  陶铸,湖南祁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陶铸转战南北,功勋卓著,先后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成功领导和组织了震惊全国的厦门破狱斗争,组建了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游击队;陶铸一度因叛徒出卖,身陷囹圄,在监狱中坚贞不屈,秘密组建狱中党支部,同敌人进行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陶铸为和平解放北平、解放湖南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改编起义部队、组织南下工作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陶铸曾先后担任广东省和中南局主要领导、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