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与发展
2020-08-1216:17:49来源:

一、概况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火炬高新区),由原国家科委和厦门市政府共同创办,是原国家科委和地方政府共同创办的三个国家级火炬高新区之一,于1990年12月30日破土动工,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3月被科技部和外经贸部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在2003年9月召开的“国家火炬计划实施15周年暨总结表彰大会”上,火炬高新区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11月,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被科技部和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98年3月,经厦门市科技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火炬高新区开始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目前,“一区多园”已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孵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三个综合园区(火炬园、火炬〈翔安〉产业区、同集园)和三个专业园区(软件园、信息光电园、北大生物园)的格局,基本形成了以高新企业为骨干,跨国公司为龙头,电子信息、光电、电工、生物技术、软件等五大重点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回报使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宝地。目前,已有包括DELL、ABB、联想、松下、厦华、富士电气、联邦快递7家世界500百强投资创办的14家企业以及唯开通信、建松、FDK、瑞声达、利胜电光源、玉晶光电、麦克奥迪等知名企业在内的近500多家企业入驻。全年工业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戴尔、联想移动、ABB开关、厦华显示、唯开通信、厦门建松、松下电子;另有14家企业产值过亿元。

经过近15年的发展,火炬高新区已成为厦门市经济增长快、投资回报率高、创新能力强、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经济增长点,以占全市不到3%的工业能耗、1/470的城市建设用地,实现了全市27.5%的工业总产值,位居福建省开发区首位,在厦门的经济生活中所占分量越来越重。

2004年,火炬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76亿元,占全市的27.53%,同比增长40.88%,比全市平均增长率24.43%高出16.4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86.96亿元,同比增长44.91%,占全市的17.72%,在厦门市7个经济统计区中继续高居首位,其经济增长明显地拉动了全市的经济增长,并首次跨入产值400亿元以上国家级高新区的行列。在科技部2004年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评价中,厦门火炬高新区的综合加权排名第7位,发展规模排名第12位,增长幅度排名第5位,增长速度排名第8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处于上游。

二、建立与发展

(一)建立

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火炬计划,这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6月25日,原国家科委和厦门市政府正式签订了《关于共同创办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协议》。1990年8月30日,厦门市政府决定成立“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0年12月30日,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破土动工。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包括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的首批26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而掀开了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页。

(二)发展历程

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创业阶段——1990年至1996年

1991年12月3日,国家科委在《关于审定部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范围、面积的函》(国科发火字〔1991〕918号)中批复“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为1平方公里,位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南面1.6公里处”(即现在的火炬园)。按照“一个管委会,一个办公室,一个开发公司”的管理模式,火炬高新区开始了长达7年的艰苦创业阶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原市科委的直接管理下,火炬高新区本着“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由近及远,远近结合,突出重点,边基建、边招商引资和滚动发展”的原则,努力进行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到1993年,完成了33.99公顷建设用地的“五通一平”,光厦楼、光业楼、创新城和光耀楼等4栋通用厂房竣工交付使用,为入驻企业提供了10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高新区各种配套设施逐渐完善,银行、邮电、自来水、公交等公共事业机构开始进入园区,为企业和企业员工提供配套服务。1993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3.3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初步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从1994年起,已建成的通用厂房已难以满足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如ABB开关、松下、厦华、华联电子、利胜、大洋通信等开始购地建厂。高新区加大土地开发力度,1994~1996年用地批文数量占1990~1999年用地批文的57.14%。这既是对火炬高新区投资环境的一个肯定,也鞭策着高新区的建设者们进一步完善配套、提高服务水平。这些一流企业提高了高新区的技术层次和辐射力,推动了厦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火炬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作用日益突出。1996年高新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8.34亿元,工业产值17.65亿元,利税完成6536万元,出口1.55亿美元。三年间,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3.5%,经济发展初具规模。

这一阶段,市委、市政府逐步加强对火炬高新区的领导与支持。1991年9月23日,市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人员编制的批复》(厦编〔1991〕057号),批准管委会办公室配备人员8名。1992年8月6日,市政府出台《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1993年5月12日,洪永世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支持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问题。1993年5月27日,厦门市政府发出《关于支持火炬开发区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厦府〔1993〕综135号),进一步加强对高新区的领导,成立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副市长和国家科委代表为副主任及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管理机构,赋予高新区“生产性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兴办企业和其他事业的审批权”等7项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在政策上保证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为开发区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更高的平台。1995年11月13日,厦门市委下发《关于同意建立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委和纪委的批复》(厦委〔1995〕069号),同意成立高新区党委和纪委,归属市科委党组指导。

2.成长阶段——1997年至1999年

1997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火炬重点项目协调小组。厦华电子城和FDK、利胜、大洋等厂房开始兴建,麦克奥迪大厦落成开业。为加强对火炬高新区的管理,1998年4月,厦门市人民政府下发《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厦府办〔1998〕032号),进一步明确了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批准管委会内设4个处级机构,核定人员编制20人。1999年10月29日,《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厦委发〔1999〕018号)发布,提出加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管理,形成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基地。

这一阶段,火炬高新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空间不足的问题成为高新区的发展瓶颈。1998年3月,经厦门市科技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研究,同意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1998年11月,市计委批复同意“厦门思明软件园”项目立项;1999年9月,厦门北大生物园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王汉斌副委员长等领导出席了奠基仪式;1999年11月,市计委批复同意留学人员创业园一期项目立项。市委、市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政策环境的优化、“一区多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火炬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9年,火炬高新区(含一区多园)技工贸总收入68.6亿元,工业总产值69.6亿元,出口创汇3.47亿美元,具有了一定的经济规模,三年年均增长分别为50.81%、59.97%、32.25%。

3.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4年

从2000年开始,火炬高新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年,火炬高新区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国内第一个达到科技部提出的每平方公里实现百亿元产值目标的国家级高新区。

2000年,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高新区的领导和扶持。2000年1月19日,市政府正式发文认定火炬高新区“一区多园”的范围,包括火炬高科技园(含留学人员创业园等)、路桥高科技园(现更名为信息光电园)、北大生物园、思明软件园(现更名为厦门软件园)等4个核心区,火炬高新区“一区多园”的范围首次得到明确。同年1月25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加快开发区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厦府〔2000〕综010号),在指定一位副市长分管高新区工作,加强对高新区工作的领导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建立与管委会机构和职能相适应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并从下放用地审批权限、赋予高新区管委会国有资产管理的权限、拓宽高新区的资金渠道、优先支持区内企业股票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高新区引进境外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多方面作出加快高新区发展的扶持政策。2002年3月27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并于同年6月1日正式实施,在海外留学人员中产生了广泛影响。2002年3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并于同年6月1日正式实施。2004年,市政府批准火炬高新区试行“一级财政、一级金库”的财政管理体系,这一新的财政管理体系试行一年来运行良好,实现财政总收入6.1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2.04%,其中上划中央收入4.14亿元,上划市级收入4039万元,本级财政收入1.62亿元。

这一阶段,火炬高新区加大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仅2004年就完成基建投资4.57亿元,达到历年来的最高水平。2004年高新区获得国家财政部基建贷款贴息126万元,是福建省唯一获得财政部基建贷款贴息资金的高新区。火炬高新区位于厦门岛内的火炬高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信息光电园和北大生物园等各核心园区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火炬高新区的发源地——火炬高科技园(简称火炬园)的园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建立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园区环境整治工程,新丰水库污水处理工程已经验收,火炬公园竣工并对外开放,极大地改善了高新区的人文环境。

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简称创业园),位于火炬园东侧,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该园区拥有研发中试、生产加工、办公服务和生活配套等主要功能区。2002年12月,创业园通过ISO9001∶2000认证。

厦门软件园,位于厦门岛南端,环岛路北侧,与厦门大学软件学院相邻,一期工程总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约7.5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0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面积约13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5亿元,计划于2005年6月建设完工。1998年9月,在出台了《厦门市关于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之后不久,厦门市政府决定投入1.5亿元作为起动资金,在思明区曾厝建设“厦门思明软件园”。随着厦门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发展需求,2001年7月厦门市政府批复“厦门思明软件园”改名为“厦门软件园”。

北大生物园,位于厦门市金尚路,占地近10万平方米,园区环境优美,自1998年12月立项以来,先后被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该园区是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生物工程产业化基地,也是北大未名集团的三个产业化基地之一。园内建有6000多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和7000多平方米的GMP生产厂房及其他相应的辅助设施,还设有厦门市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担着虎纹镇痛肽和植物反应器等4个国家“863计划”立项课题和4个国家创新药物项目的研发,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产业化经验,是国内一流的花园式生物工程产业化基地。

信息光电园(原名路桥高科技园),位于厦门市金尚路与环岛路的交叉处,距高崎国际机场约1公里,园区总占地面积约为1977万平方米,规划开发为一个融科研、高新技术开发生产配套服务及公园化环境于一体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园区早期由厦门市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负责开发建设,2004年6月移交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进行开发建设与管理。目前,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直销商——美国戴尔(DELL)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以及明达光电、趋动科技、联想移动等知名企业已在园区落户。

这一阶段,为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火炬高新区“一区多园”伸展到岛外,同集园、东部产业区(现火炬〈翔安〉产业区)相继于2002年和2003年的“九八”投洽会期间奠基。同集园位于距厦门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的闽南侨乡同安,处于闽南金三角交通枢纽地带,东侧紧邻同集快速道,南面紧靠福厦高速公路。该园区于2002年9月8日奠基,首期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火炬〈翔安〉产业区位于翔安区翔安大道两侧,总规划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4.75平方公里。

2004年,火炬高新区(含一区多园)技工贸总收入481.5亿元,工业总产值476亿元,出口创汇29.32亿美元,其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4.4%、43.1%、51.8%。

三、成效与经验

据统计,1992年到2004年的13年间,火炬高新区各项指标飞速增长,技工贸总收入从1.22亿元增加到481.5亿元,平均增长率64.5%;出口总额从0.014亿美元增加到29.32亿美元,平均增长率88.6%;入区企业数从12家增加到49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从空白到21家;利润总额从0.21亿元增加到36.6亿元;缴税总额从0.033亿元增加到24.5亿元;从业人数从646人增加到3.9万人。高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地拉动了全市的经济增长。

火炬高新区人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逐步走出了一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从综合园区和专业园区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启动、优惠政策的制定、服务的深化、火炬计划项目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申报等方面,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体系,探索了一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路子,开拓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塑造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典范,锻炼了一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队伍,培养了一批学者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家,建立了具有火炬高新区特色的创新体系,孵化了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了高新区在全市GDP中的贡献率,提供了近4万个就业机会。

2004年,火炬高新区在跨入产值400亿元以上国家级高新区行列的同时,以占全市不到3%的工业能耗、1/470的城市建设用地,实现了全市27.5%的工业总产值。

建区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弹丸之地不断谱写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拉动厦门市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科技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基地,成为厦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一)各级领导的关怀

火炬高新区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央、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1994年6月22日,江泽民同志亲临火炬高新区视察,指出“只有发展高科技,才能实现经济腾飞”,勉励火炬高新区要争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并欣然题写了“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胡锦涛总书记(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曾于1995年5月13日到厦门火炬高新区视察并题字,原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万里、彭冲、丁关根、田纪云、杨尚昆、李鹏、李岚清,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王兆国、李铁映、蒋正华、吴仪曾先后来火炬高新区视察工作。科技部和火炬中心领导更是多次到火炬高新区进行现场指导,在技术、项目、人才、信息等方面提供支持。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建设,多次亲临指导工作。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火炬高新区作为全市重点工程来抓,赋予火炬高新区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人才引进、产品进出口等方面对高新区企业给予大力扶持。

(二)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

火炬高新区初创时期,实行“一个管委会,一个办公室,一个开发公司”的管理模式,即由国家科委和厦门市政府共同选派人员组成高新区管委会,作为高新区的最高权力机构,受国家科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领导。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厦门市科委),独立编制。成立“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建设发展公司”(简称火炬公司),作为开发区的经济法人,负责高新区的开发、生产、经营和服务。随着高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渐渐不能适应,原管委会办公室与火炬公司之间先后出现的以企代政和政企不分的问题日益成为高新区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1997年7月8日,洪永世市长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火炬高新区管理体制问题。1998年4月5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厦门火炬开发区管委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批准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设立办公室、计划财务处、建设管理处、经济发展处等4个处级内设机构,人员编制20人。这时,原管委会办公室并未撤销,原管委会办公室几位专、兼职领导仍在履行原管委会办事机构的职责,直到2001年11月任命新的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组成人员,才结束了同时存在两个“管委会办公室”的历史。2001年11月和2002年6月,市政府先后任命两名管委会专职副主任。随着《厦门火炬开发区管委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逐步实施,管委会专兼职领导及各处室人员的逐步到位,管委会的领导与管理机构逐步得到健全。但是,随着高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区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仍然约束着高新区的全面发展。

2003年2月,市委把高新区党委从归属市科技局党组指导划归市直机关党工委,主要负责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以及党务人事等工作。这时的高新区党委开始行使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尤其是人事权,从而提高了高新区党委和管委会驾驭高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能力。2003年8月,市委首次配备专职的高新区党委书记(兼任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并于2004年3月调整党委班子成员,高新区党委班子首次全部由专职机关公职人员组成,结束了高新区党委班子成员由区内企业领导人员兼任的历史。2004年7月市委任命了专职纪委书记(兼任党委委员),同年11月批准设立组织人事处,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和组织机构得到加强。2004年,省委编办批准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级别为副厅级,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级别首次得到明确;管委会现有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计划财政处(加挂财政局)、建设管理处和经济发展处等5个处级内设机构,人员编制23人。管委会直属单位有4家,现有干部职工约400人。火炬集团公司、创业中心为企业单位,招商服务中心、财政服务中心为二类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火炬高新区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面积最小、含金量最高、机构最精简的高新区。

(三)高新区发展的两条生命线

招商引资和创新孵化体系建设始终是高新区发展不可或缺的两条生命线。

火炬高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十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几年来,高新区的招商引资成绩一直处于厦门市各区的前列。

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火炬高新区组建了招商的专门服务机构——火炬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在工作中加强对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引资,发挥对港对台优势,使高新区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台资高新技术企业占有一定比例的自身特色。

近几年来,火炬高新区吸引的外商投资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合同外资从1997年4351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163万美元,2004年,合同利用外资完成年度计划的175.5%。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火炬高新区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围绕着“做强做大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引进光电产业,大力扶持电工产业,牢牢抓住软件产业”这一方针,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完善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在开发建设中对特色产业项目予以倾斜,吸引了明达光电、AREVA、ABB继电器等一批重量级企业,确立了火炬高新区特色产业在厦门市的领先优势。

电子信息产业地位更加突出,产业链获得延伸和壮大,随着DELL公司在厦门投资的又一新项目戴尔(厦门)有限公司的成立,世界第一大不间断电源生产商美国能源转换公司(APC)落户火炬同集园,生产触摸屏的趋动科技入驻信息光电园,以及联想移动新厂房的开工,电子信息产业在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后劲十足,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格局,引进了涵盖LED上游(芯片生产)、中游(封装)和下游(应用)领域的光电企业“明达光电”落户信息光电园;光电子基础材料基片生产商“星光豪泰科技”在同集园已经进入建厂阶段。以这些项目为代表的光电企业的进驻,使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并将使火炬高新区在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的建设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

电工产业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ABB第五家企业——ABB继电器已落户火炬高新区,ABB集团还将在ABB低压设立全球低压产品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ABB高压、华电开关也在进行增资扩产建设新厂。2004年,ABB四家企业的产值已经超过30亿元。ABB配套企业大连第一互感器厂“九八”期间在东部产业区落户,世界第三大电力集团企业法国AREVA公司也已确定落户火炬园。至此,高、中、低压电工行业的生产格局已经在火炬高新区初步形成,火炬高新区已成为厦门乃至福建省重要的电工产品生产基地。

软件产业发展迅猛,火炬高新区已引进软件企业130家。园区企业发展良好,不少企业在业内已经崭露头角,如恒信网元在通信领域、华美泛亚在贸易领域、翼华科技在在线保险领域、泰极信息公司在网络游戏领域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巨龙软件成为厦门第一家企业出资建设研发中心大楼的民营软件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正逐步形成,在我国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刚刚起步,产业格局还未成型的阶段,北大生物园以世界上第一支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的投产,成为国内生物医药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由养生堂研发的世界领先的特殊疾病疫苗、诊断试剂盒等也已投入批量生产。

火炬高新区发展的另一条生命线就是创新孵化体系建设。

几年来,高新区致力于创新孵化体系的建设,搭建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孵化创新平台。

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是火炬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基地,在全国500多家孵化器综合排名中已进入前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截止2004年底,创业园拥有孵化场地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50家(其中留学人员企业200家),累计毕业企业95家,引进留学人员300多人,在孵化项目超过400个,其中已经有130多个获得国家科技部等技术创新项目立项,有259个项目累计获得各级政府无偿资助金9400万元。这些孵化企业具有高层次人才、高科技项目、高成长性的显著优势,其中博士和硕士创业者比例超过70%。2001年6月,创业园被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家外专局联合认定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同年8月,其经营主体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3年5月,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台湾学者为专业服务对象的孵化器——台湾学者厦门创业园,为高层次的台湾科技人才来祖国大陆创业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2004年12月,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了“厦门光电子孵化器”,为半导体应用企业提供专业孵化服务和技术支持。在创业园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技术创新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的优秀高科技企业纷纷成长起来,有两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十多家企业年产值上千万元,并有一家企业在境外成功上市,逐步形成光电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方向和产业集群。

厦门软件园是火炬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基地,2000年9月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3年又被国家外专局评定为全国唯一“软件开发国家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单位”。厦门软件园充分利用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及国家级引智基地这两块牌子,帮助园区企业申请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及国家外专局的企业发展基金及引智基金。截止2004年底,累计帮助企业获得国家项目资金资助达2000多万元,引智资金将近100万元。这些资金的扶持为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园区已引进或培育企业130多家。

火炬高新区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制定了相当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入区企业获国家相关部委批准设立国家级研发中心或工程中心可获得市财政300万元的扶持,获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获得市财政200万元的扶持;与此同时,高新区财政还给予50%的资金配套。高新区每年安排近3000万元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企业创新扶持,其中包括每年600万元的创新资金以及为获得国家创新扶持资金进行配套的资金。截止2004年,高新区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支持的创新基金项目总计34项,得到国家资金资助总计1350万元。针对留学人员创业方面,市人大专门制订了较为特殊的扶持政策,包括对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企业给予10万元的无偿资助、49%配套资本金、孵化场地租金减免等。

目前,火炬高新区内已有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北大之路、麦克奥迪、厦华、东南融通等5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9家企业经省市批准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有近40家企业实施了7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承编单位: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管委会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