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楼: 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

厦门现代革命史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2020-08-1816:18:16来源:党史征研处




0301.webp.jpg




囊萤楼全貌。(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文/本报记者 陈冬 通讯员 姚冰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除署名外)

  厦门大学自1921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涌现出无数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罗扬才烈士便是其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的名字,应该被后人永远铭记。

  这个人,与一栋楼有关——囊萤楼,它是厦门这座英雄城市的见证。

  1926年2月,囊萤楼111室宿舍,罗扬才、罗秋天、李觉民三位共产党员,热血激昂,在这里宣告了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诞生。

  自那之后,照亮真理与革命的“囊萤之光”,从这间宿舍发出,以星火燎原之势,推动了闽南、闽西地区革命的迅猛发展,厦门乃至福建的现代革命史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陈嘉庚先生创建厦门大学时,囊萤楼是学校的首批校舍之一。近百年的时光磨砺,囊萤楼前的棕榈树长了一批又一批,唯有这栋楼仍如初建时——白墙红瓦,三层小楼,花岗岩条石垒起墙体,堆叠阶梯。

  现在,囊萤楼作为厦大马列主义学院办公楼,继续播撒着红色基因的种子,为人们提供追寻真理的力量、坚守的意义和革命的信念。

  进步青年成为中共党员

  1926年初春的“囊萤之光”是如何被照亮的?事情还得从厦门大学建校之初说起。

  厦大建校还不到一个月,哲学教师朱稳青博士就在校园内发起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并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1923年,厦大开设“社会学”课程,有专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福建省传播与研习马克思主义的开端,也为厦门建立共产主义组织奠定了基础。

  1924年,毕业于集美学校师范部的罗扬才考进了厦大预科班。1925年6月,厦门地区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成立了,罗扬才是厦门第一批共青团员。罗扬才的校友李觉民则是厦门第一个共青团支部书记,他从集美学校师范部毕业后,留在厦门的国民党福建临时党部青年部搞青年运动,之后任国民党厦门市党部常务委员。

  1925年11月,罗扬才到广州出席两广地区学联代表大会,经共产党员罗明和杨善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厦门第一位中共党员。两个月后,李觉民同样借助到广州开会的机会,也同样是经罗明和杨善集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此,厦门地区便有了两名中共党员,但按照党章规定还不能成立党支部。

  三名党员成立厦大党支部

  1925年12月,罗扬才从厦大预科班毕业,升入教育系学习,住在囊萤楼111室宿舍。彼时,中共广东区委为了能尽快在厦门建立党的组织,决定调派广东大学学生、中共党员罗秋天转学到厦门大学。这样,厦门地区便有了三名中共党员,具备了建立党组织的条件。

  1926年2月的一天,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厦大校园春意盎然。罗扬才、李觉民和罗秋天三位客家人,像老乡叙旧一般,约在了囊萤楼罗扬才的寝室里秘密聚会。由于即将肩负历史使命,率先在厦门建立党的组织,他们三人兴奋而激动,自豪而紧张,在各自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后,都赞成即日成立党支部。罗秋天听了发言后郑重宣布: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成立了!

  经过一番讨论,罗秋天和李觉民一致推选“老厦大”罗扬才任支部书记。就这样,厦门地区成立了第一个中共支部,也是全省最早成立的中共党组织之一。

  中共厦大支部的成立,犹如火车有了火车头,立即开动起来,厦门地区的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到1926年3月,厦门地区已有党团员43人,其中党员18人。中共厦门地方党团组织建立后,除了积极领导厦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外,还陆续派出党的骨干分子奔赴闽西、漳属、泉属各地开展建党活动,从厦门燃起的星星之火,迅速向闽西南地区蔓延、扩大。

  【人物】

  罗扬才,号席欧,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枫朗乡坎下村。1921 年 3 月转学集美学校师范部,1924 年 9 月考入厦门大学预科班,1925 年 12月毕业后升入教育系。在学习期间,与李觉民、罗明等组织福建青年协进社,并出版《星火周报》。1925 年 6 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 年 2 月,厦门建立第一个党支部时,任支部书记。同年 3 月,成立共青团厦门特支,任学运委员;5 月兼任共青团厦门特支书记。1927 年 1 月,中共厦门市委成立,任组织委员;1 月 24 日,厦门总工会成立时,任委员长。1927 年被捕,6 月 2 日牺牲于福州,年仅 22 岁。罗扬才的一生短暂而光辉,他是厦门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书记、第一个总工会委员长、第一个革命烈士,是厦门和闽西南地区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建人和杰出领导者,为厦门和闽西南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名片】

囊萤楼旧景。

  囊萤楼,三层建筑,呈双角楼内廊式布局,屋顶为双坡西式,铺红色机平瓦,建筑面积为2316平方米,基本完整地保存了始建原貌。新中国成立后,囊萤楼从宿舍变成了教室,曾是厦大外文学院教学楼,现为厦大马列主义学院办公楼。

  2003年7月,厦门大学在囊萤楼二楼开辟了“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暨罗扬才烈士纪念室”。为扩大展区,2016年,展品被搬到隔壁同安楼的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内。

  囊萤楼于1988年4月被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