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瘦马塘” 今朝率先奔小康
2020-12-2816:34:55来源:志书工作处

昔日“瘦马塘” 今朝率先奔小康1.webp.jpg

昔日“瘦马塘” 今朝率先奔小康2.webp.jpg



昔日“瘦马塘”  今朝率先奔小康
马塘人生动诠释“马塘精神”,构筑“百姓富、生态美”的富美家园


1614933591260491.jpg

  过去的马塘村是一片荒芜。(资料图)


1614933683898106.jpg


  现在的马塘村别墅错落有致。(资料图)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记者走进马塘村。映入眼帘的,并非一个小山村,而是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富美家园画面——沥青路面一尘不染,一栋栋富有闽南风情的别墅错落有致,四季常青的绿地和怒放的三角梅点缀在房前屋后。

  然而,谁能想象,曾经的这里,路不通、灯不明、水不敷,全村都是望天田,没有女人愿意成为马塘人的新娘,人称“瘦马塘”。

  马塘村今天的美,归功于马塘人超前的规划意识和“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执着韧劲。他们穷则思变,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了命运;他们逐浪筑梦,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创造了奇迹。马塘村的巨变,正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生动写照。


  过去:地贫瘠人穷困


  马塘村,在翔安区新圩镇西部,与同安区五显镇、洪塘镇为邻,村庄三面环山,西侧是较为平坦的出口,整个形状犹如一只“畚箕”。

  马塘的历史,从明代算起。彼时,厦门县后陈氏家族的一支从厦门岛搬迁到了新圩的这个山坳。刚立足下来,人渴马乏,山坳中的一塘清泉为族人和马匹消渴解乏。从此,陈氏族人就在此定居,并把地名称为“马塘”。

  马塘村清属同禾里郭山后保,1943年属同禾乡布塘保,1950年属第四区布塘乡,1959年属新圩大队(后改为新圩村),直至1993年3月从新圩村析置。

  在以农为本的传统社会,马塘村绝不是一块“风水宝地”。虽然它坐拥三镇山地的怀抱,但因地势高、无河流经过,导致缺水干旱,没能成为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却成了望天吃饭的“畚箕穴”。村民们聚居在这只“畚箕”的底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耕地多沙质、土壤极贫瘠,粮食产量低,于是,番薯变成了马塘人果腹的主粮。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为温饱发愁。

  萧条荒凉、人丁不旺、五谷不丰、交通闭塞、商贾不达之地,那时的马塘被称为“瘦马塘”(“瘦”在闽南语中有弱小、干瘪的意思)。因为马塘离平原较远,人迹罕至。村里人白天结伴上山,晚上紧闭门户,一方面是为了预防土匪打家劫舍,另一方面也是怕恶虎出没伤人。更让人束手无策的是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一场大瘟疫,几天之内就带走全村一半的人口。

  厦门解放后,这个小山村发生了些许变化——先是成立了生产合作社,走上集体化的道路;后加入公社,成为新圩大队的一个生产队。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瘦马塘”的面貌。全村几乎没有一个人读过书、没有一个人会写字,每年春联都是到五里外的新圩镇购买。


  蝶变:青年人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路


  马塘村穷,陈清水、陈清渊一家更穷。全家十几口人的生计主要靠父亲务农维持,家里时常揭不开锅。年年透支、岁岁借债,陈家成了新圩大队出了名的超支大户。

  当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作为家中长子的陈清水毅然丢下锄头,开起手扶拖拉机。他替人拉货跑运输,顺便做点小生意,凭借勤劳与聪慧,他成为马塘村的第一位万元户。陈清渊则是马塘村的第一位高中生,他善于学习、视野开阔。兄弟几人一盘算,看好以水果为原料的罐头加工业的产销行情,而马塘村恰好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于是办罐头厂的念头油然而生。

  1985年6月,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时任马塘村党支部书记陈清渊,村主任陈清水、陈树林等6位青年,通过股份集资、举债贷款3万元,利用村里种蘑菇的房子搭建起200平方米的简易厂房,办起了新圩兴华罐头厂。

  陈清渊回忆说,当时,积贫积弱的马塘村连最基本的创业条件也不具备,但他们没有气馁,反而被现状激发起一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冲劲,到泉州、厦门岛内的罐头厂拜师请教学技术,用“民俗日”演戏资金购置发电机,自己挖水井、修建水泥路……克服一切困难,渡过难关。在兴华罐头厂面临倒闭的困境时,经过财政扶持和银行贷款,罐头厂浴火重生,并以“银鹭”的品牌一路展翅高飞。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一企强带动全村富。从罐头厂成立的那一刻起,马塘村的贫苦历史因这群带头人而改写,古老小山村萌发出勃勃生机,昔日的“瘦马塘”开始了她的美丽蝶变。

  “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马塘精神”是马塘人转变理念、奋发有为的生动注解,更是一种厦门精神、一种中国改革开放精神。在这里,马塘人靠着马塘精神,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孕育着美丽的“中国梦”,率先实现小康生活,成为中国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样本。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