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从地下隧道钻出地面驶上海堤,忽觉海风拂面,近赏集美楼群,远观鹭涛奔涌,不免惊叹这条美丽的地铁路段。
厦门海堤——如今许多人慕名前来留影的“网红打卡点”,事实上绝非只是一个简单的造景——它是中国第一条跨海长堤,创造了世界海堤建设历史的奇迹,为厦门的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海堤建设铸就的海堤精神,已成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城市的强大精神动力。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厦门日报社主办的“踏寻厦门红色足迹”活动走进厦门海堤纪念馆。十多位厦门日报小记者团成员实地采访,聆听见证者的深情讲述,致敬移山填海创造人间奇迹的海堤建设者们。
【现场】
观影听讲
学习先辈冒死建海堤事迹
踏入厦门海堤纪念馆的小记者大多出生在2010年后,从他们懂事起,进出岛列车从厦门海堤改走杏林大桥,厦门岛拥有更通达便捷的“四桥一隧”。但这次专访驶过海堤,他们还是被眼前忙碌的渔船、雄伟壮观的大桥、海天一色的风光所惊艳。“我们是坐地铁来的,经过了厦门海堤!”几名小记者很兴奋地说,风景太美了,仿佛滑翔在辽阔的海面。
小记者们对厦门海堤充满了好奇,睁大双眼,细心捕捉着每个细节:矗立在高崎一侧的海堤纪念碑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题写的“移山填海”四字鲜红夺目;纪念馆外的广场由海堤石铺成,放置有大块花岗岩,当年建设者们正是肩挑这种石料分秒必争地抛入海中,累石成堤。
小记者们一边参观纪念馆,一边听讲解员述说海堤建设历程:上世纪50年代,厦门还是一个孤岛,四面环海,人货进出岛只能靠船运。那时,厦门刚解放,经常受到对岸金门国民党军队炮轰、空袭,形势极其严峻。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安全防务,都急需一条连接大陆腹地的通道以获得支援。1951年,毛泽东主席在电文中提到:“厦门必须多储粮弹,布置积极防空……务必长期确保厦门。”1952年,在陈毅、陈嘉庚、梁灵光等中央和地方领导的共同推动下,厦门海堤建设项目被正式确定下来。
在纪念馆放映室里,小记者们观看了摄制于1956年的纪录片《移山填海》片段。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纪录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实景拍摄,是海堤建设的珍贵记录。纪念馆展陈的一张张老照片,生动再现了那段感人的历史:海岸边,男女建设者挑着一担担百斤重的石料,身影单薄渺小,不知疲倦地和激浪、潮汐赛跑;大海上,船员开着木船在浪涛中摇晃,一不留神就可能被甩进海中;水下,有潜水员布置雷管,还有人奋勇跳入海中组成人墙,堵住缺口的围堰……“海堤精神是什么?是移山填海、团结奉献、科学创新、自强不息。你们要记在心里。”讲解员告诉小记者。
高崎小学原校长、文史爱好者林振其讲述了他的独家记忆。1955年海堤建设时,他正在上小学。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敌机从头上飞过时,防空警报会突然拉响,高射炮炮弹从地面轰隆腾起,空中硝烟弥漫。“有时还有爆炸和机枪扫射声,让我非常害怕。”但令他惊讶的是,只要警报一过去,建设者们很快便回到岗位,淡定从容,有人继续处理料石,有人赶趟儿出海抛石,恍若无事发生。据史料记载,当时国民党军的飞机一天空袭达100多架次,最多时一夜空袭达20次。勇敢的海堤建设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业的。
登上海堤纪念公园的一处高地,小记者黄皓轩远眺海面上的长堤说道:“这些感人的故事,让我觉得海堤更美了,它的美并非唾手可得,而是由血汗铸成的。”
【揭秘】
“海上长城”是怎样筑成的
忍受伤痛 争分夺秒抛石垒堤
海堤的建设工地上不乏妇女的身影。(吴嘉骅 提供)
海堤建设者肩挑手扛运送石料。(吴嘉骅 提供)
当年的海堤建设者中,传唱着一首《海堤之歌》:“如果我是一个神仙,我一定移山填海,让美丽的海岛和辽阔的大陆相连。”正是怀揣这种美好的愿望,来自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一万多名建设者忘我地投身于新中国这项前所未有的海上造堤工程。他们开展劳动竞赛,高喊着口号:“海堤不完工,我们不回家!”“多打一块石头,就是为社会主义多摇一下橹”……
今年87岁高龄的吴嘉骅,是原厦门海堤工程建设政治部保卫科干事。他回忆说,当年白天下工地、晚上值夜班的生活,让同岗位的叶式珍等许多人劳累过度,咳血住院。建设者们睡在80人至100人的大通铺上,吃饭时一手端两只碗——一只装饭一只装菜,另一手拿筷子,蹲在地上用餐。工地上,工人们拉板车、挑石块,肩膀被磨出大大的水疱。海上满潮时间短,工人们争分夺秒“抢浮水”运石、抛石,船体倾斜角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因失去平衡而落水。
妇女在建设工地上也顶起了半边天。有一支女子青年突击队,喊出“中伤不下火线”的口号,有的脚被尖利的海石划破,血流如注,一缝好伤口就继续下海劳动。女工李秀英一天能挑143担泥,比大多数人快2倍。有时工友挖的速度还没她挑的快。她徒手帮工友一起挖泥,十个指头每天鲜血淋漓,被称为“魔女”。两个体重加起来仅有80公斤的女子,却硬是合挑100多公斤的石头。肩膀磨破了,她们偷偷哭泣,却不肯停工休息。
当年的建设者、后来成为吴嘉骅妻子的王丽珍提到一个细节:她曾负责督促工人及时更换被海浪打湿的衣服,但是没人更换,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会耽误建设进度,因此王丽珍的这个“任务”从没完成过。
在激流险涛中建设十里长堤有多难?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起重设备,一万多名工人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没日没夜地肩挑手扛、填海造堤。
2010年,原海堤铁路线停止运营,进出岛列车从厦门海堤改走杏林大桥。最后一班通过厦门海堤的列车,坐着一群特殊的人——当年的建设者。他们大多白发苍苍、互相搀扶着,最后乘一次海堤铁路线,与十里长堤依依惜别。对于许多海堤建设者来说,建设厦门海堤,是他们一生最难忘却的记忆。
险象环生 敌机轰炸特务破坏
海堤建设期间,敌机空袭很频繁,空中会忽然飞来炮弹,同时还有特务投毒、纵火、离间,建设者们险象环生。有一次,接到特务活动的线报,吴嘉骅和另一位战友仅带着十来发子弹,就冲上了阵,好在并无险情发生,“那时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会有牺牲的可能,但没有害怕。”
今年70岁的许银水,是1955年“颖海轮惨案”中的幸存者,他清晰地记得那个在轰炸中血肉模糊的船舱。那年1月,颖海轮汽船上载着许银水与父母等140多名准备回龙海港尾过年的建设者们,行至海门岛附近时,遭到8架敌机一番狂轰滥炸,汽船瞬间倾覆,76人在硝烟里沉入海底,包括一个还没出世的婴儿。“当时,我们在船上,刚听到一则前线传来的胜利喜报,大家都在鼓掌欢呼,沉浸在无限欢乐的氛围里;下一个瞬间,飞机和炸弹来了,一眨眼大家就生死相隔,实在太惨痛了。”幸运的是,时年3岁的许银水和父母先后被民兵救起医治,并在民兵家中休养后平安到家。
“颖海轮惨案”中还诞生了一位英雄人物——当时,颖海轮船尾还拖着一艘木船。眼看着木船也将被拉沉,千钧一发之际,船工曾亚掽一跃而起,砍断了相连的缆绳,又升起被弹片炸出千疮百孔的船帆,奋力将木船泊稳,拯救了船上的另外36条生命。这一幕被以塑像的形式,定格在纪念馆的醒目位置。
除了环境艰苦,上有敌机轰炸、下有特务破坏,带着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憧憬,共有150多人为海堤建设付出了生命。
发挥才智 创造世界建堤奇迹
1956年6月,天有不测风云,刚刚合龙的杏集海堤遭遇严重的台风侵袭,被扯开一道100多米的破口,有建设者闻讯,流下伤心的眼泪。缺口水流湍急,每秒流速可达7米,需要重达数吨的石头围堵,这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痛定思痛后,建设者们急中生智,在专家指导下,创造了“行船竹笼快速抛石法”,即通过制造船体的不平衡,让船上装着石头的竹笼在重力作用下,从木船左右两侧依次滚入水中,大大节省了人力、加快了速度,堵上了缺口。
这样的聪明智慧比比皆是。 首先就体现在建筑石料的开采。“‘高崎’的意思是高耸又崎岖,岩石屹立陡峭不平,我看到建设所用的花岗岩,很多都是就地取材。”林振其说。
时任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科长廖延豹也提到,当地的花岗岩大多是火成岩,即便是长时间也不易腐蚀,适合做海堤的基石。这其中就有很多巧劲,如惠安石工根据传统技艺,在高大的花岗岩上整齐钉上一排短钎,手持大锤一声吆喝。一钎一砸,几吨重的大花岗岩顿时被劈成两半,切出了无数平整的立方体的料石。这些数以万吨的料石怎么下山?石工们又想出了修“滑梯”的办法,打造了一条下山石槽,让料石沿着光滑的石槽“溜”下山,省去搬运的工夫。
海堤建设中,先后涌现了数十项发明创造,其中行船竹笼快速抛石法、条石插砌护坡、海底潜水轨道整平法等技术都是国际首创,水下爆夯更是世界级的发明。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在厦门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也创造了世界海堤建设历史的奇迹。
1953年6月,厦门海堤开工建设。万人日夜拼搏, 1957年,全长5032米的高集海堤和杏集海堤铺轨通车,鹰厦铁路得以进入厦门岛,偏居东南一隅的孤岛终于与外界联结在一起。
【传承】
弘扬海堤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2013年,为庆祝厦门海堤开工60周年,海堤纪念公园和海堤纪念馆在高崎落成。2016年又进行一轮升级改造,如今,这里成为厦门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厦门海堤纪念馆外观形似海浪,里面丰富的图文、实物、模型、雕塑、影片资料,铭记着修筑厦门海堤这座“海上长城”的感人细节。作为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堤纪念馆及其周边的海堤纪念公园、海堤纪念碑和观堤亭,每年都迎来大量游客。
纪念馆的出口处,保留着一段3米左右的旧铁轨,让人感受到那个特殊的“海堤时代”;海堤纪念公园里,布置着当年铺轨通车的火车头模型;放映室里,播放的《移山填海》纪录片画面清晰,是从北京八一制片厂的档案室拷贝回的原片;馆内还有几十件珍贵实物,如海堤建设期间的测量仪、油灯、喜报贺卡、奖章、锦旗等。
象征着“移山填海、科学创新、团结奉献、自强不息”的“海堤精神”,已成为厦门这座城市身上的精神烙印。厦门海堤纪念馆与经济特区金钥匙雕塑、海堤纪念碑等组成了鹭岛地标式景观,大大丰富了“海堤精神”的时代内涵,激励一代代厦门人永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在新时代推进厦门特区的建设发展。
小记者感言
陈致君(大同小学五年3班):
海堤精神
永不过时
海堤人用汗水、热血甚至生命深刻地诠释了海堤精神。现在,海堤精神依然存在,并不过时。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体现的是团结奉献的精神;一次次科技创新,一次次打破封锁,体现的是科学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
贺程鹏(同安二实小六年6班):
为海堤自豪
更深爱厦门
参观完海堤纪念公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听了海堤建设过程中这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为海堤建设者自豪,也因此对厦门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爱。
本版文/本报记者 赵张昀
通讯员 姚 冰
本版图/本报记者 张江毅(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