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厦门的农田水利工程
2023-05-1910:03:33来源:坚定立场

         您知道吗?拥湖环海、山环水抱的厦门,其实是一座极其“缺水”的城市,淡水资源紧缺,供水更多依靠“外援”。据2004年版《厦门市志》记载:“厦门市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因为缺水,所以盼水、爱水、惜水,当然,也善于用水。今天为您解读厦门“水密码”,聊聊“那些年厦门的农田水利工程”。

11.png

据《厦门市志》记载:境内的河流水系属天然的山地性河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季节变化大,春夏季水量丰富,水程短促,多数流入海洋。主要溪河流域面积为921.75平方公里,勉强超过全市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的一半。其中最长最大的河流为同安的西溪,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494平方公里;其次是集美区西北部的苎溪,全长23公里,流域面积146.2平方公里;第三为翔安的西林溪,全长为25.5公里,流域面积为80.6公里;第四是同安的官浔溪,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69.7平方公里。其余,还有些小溪小涧,流程短,流水少,有些甚至时常断流闹水荒。 

在古时候,同安县和厦门岛水利资源缺乏,灌溉条件较差,仅有溪河低洼田地水利足供灌溉,大多数丘陵、旱地只能靠天吃饭,依赖自然降雨灌溉。

12.png

                  【图为石兜水库,黄坚定摄】

在现今厦门市境内,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较大水利工程在集美区后溪镇,那就是始建于唐朝大中年间的陈婆陂。据2004版《厦门市志》大事记记载:唐宣宗遁迹过苎溪,有陈婆者进麦饭,宣宗问以旱田对。大中四年(850年),宣宗命有司于海丰庄后溪中筑陂,灌田十余里,陂名“陈婆”。大致是说:在唐宣宗还没登基遭难的时候,曾经路过苎溪,有一位叫做陈婆的进献难以下咽的“麦饭”;宣宗问说:“你们这边伙食怎么这么差呀?”陈婆回话说:“因为这里的农田遭遇旱情严重”。唐宣宗当上皇帝后,下诏让当地官府在苎溪海丰庄建设陂坝,让十余里的旱田获益。再后来,还建了以陈婆丈夫苏公命名的“苏公埭”;再后来,又有金门蔡献臣在此基础上修缮的海丰埭,造就了后溪一带的千百年滋润。

13.png

               【图为策槽旧址,摘自台海网】

历史上排名老二的陂坝是唐末的石盘陂,位于现在的同安莲花镇。石盘陂兴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年),系时任金紫光禄大夫刘日新驻军宝胜山时(现同安区莲花虎头山),下令士卒开陂灌田,以给军饷。于是从顺、感化、归德(大致为现新民、西柯、汀溪、莲花镇大部分区域)三里土地皆为良田。该陂灌田一千五百余顷(唐制:1顷相当于 8.7 亩)。到了宋代,石盘陂年久崩坏。淳祐六年(1246年),同安县令赵崇贡重筑于上游,没多久又被冲毁。如今若仔细寻址,应还有些许遗迹。当时的工程土名“砌槽”,“砌”者,是水流之声,“槽”者,志书注释是水流湍急的意思。1954年,同安县人民政府在该陂原址上游兴建策槽引水工程。1959年2月,同安县还因此成立了策槽公社。这个“策槽”,就源自“砌槽”两字,大致范围就在今天的西柯镇一带。
排名老三的是石佛公坝,位于同安区莲花镇澳溪村。工程兴建于北宋年间,在溪中使用块石、乱石筑坝,高四尺,长三丈三尺,水圳长八里。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进士陈健率众在石佛口开筑更为坚固的沧江坝(沧江,即陈健的号,故名)。古时的沧江坝,处于同安母亲河西溪上游,系关隘地带,在当地素有“小武陵”之称。1952年由政府进行扩建,坝高1.5米,坝顶长10米,渠道4.1公里,灌溉云洋、云铺、窑市村等1400亩农田。除了这个沧江坝外,陈健之前还在莲花镇美埔村建有“陈坝”。工程兴建于明朝嘉靖五年至八年(1526-1529年)。拦溪大坝用条石干砌,坝高一丈,坝顶长二十一丈,水圳长六里。清朝雍正年间,因坝体损坏,叶治观出银修复。可灌溉美埔、溪东、窑市等村 684 亩耕地。

14.png

               【图为沧江坝遗址,摘自企鹅号自然教育社】

陈健是金门人。他是嘉靖五年同安县惟一文进士,为官清廉,做了许多善事,但让当地百姓记得最牢和直接受益的,当然就是这两处农田水利工程了。
接下来是位于东西溪合流段的双溪坝,兴建于明朝初期,清乾隆二年(1737年)同安县令唐孝本重修后又遭洪水冲垮。新中国成立后,在该处建团结埭和石浔溪闸。

15.png

                 【图为古宅溪解元坝,黄坚定摄】

除此之外,较为知名的古陂坝还有翔安区的解元坝,位于新圩镇古宅村境内溪流,系同安母亲河之一的东溪源头所在,或始建于唐宋,现存坝体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系同安县史上六名解元(省试第一名)之一的黄维岳所建,故名。历史上常有水灾,明代村民为此在两岸建有龙涎庙和土地庙,用于祈求免于水患。1972 年,新圩公社对该坝进行了扩建,现仍为周边百亩良田的仰赖。
还有同安区莲花镇张厝村的将军潭坝,兴建于民国 25年(1936年)1月。由叶定国出资四千大洋,美埔、溪东、张厝等村按每亩受益面积出工,建成干砌石坝,高2米,长45米,水渠长4公里,灌溉 1200 亩耕地。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灌溉条件逐步改善。据1995年统计:全市水库总数为148处,主要有汀溪水库、石兜-坂头水库、杏林湾水库等,总库容量25525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有5处,库容量16977万立方米;小型水库143处(小一型和小二型),库容8548万立方米;引水工程117处,其中受益10000亩以上有4处,1000亩以上万亩以内的有9处,1000亩以下的有104处;塘坝15702处,容量9259.5万立方米。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多数在1956-1965年间和1972-1984年间建设完成(摘自2004年版《厦门市志》)。
这个时候,尤其是1956-1965年间的厦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但恰恰是在各方面条件都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厦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无私奉献,勇于拼搏;依靠最原始最简陋的洋镐、土锹、锄头、扁担、粪箕等人力工具,用坚韧的意志和无数的血汗,造就空前完善的厦门水利工程。

截至1995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8.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5.3%,比1950年的6.59万亩增加31.54万亩,比1970年的37.59亩增加0.54万亩,比1985年的46.29万亩减少8.16万亩。遗憾的是,自从“分田到户”,也就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缺乏集体组织维护,有些农民也没有爱惜前人用血汗换来的成果,再加上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占用等其他因素;那些年的水利灌溉设施,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最后,让我们从搜狐网找来的那些年水库建设场景,一起致敬当年无私无畏,艰苦卓绝的的新中国水利建设者们!

16.png


17.png

               【上世纪60年代水库建设场景,摘自搜狐网“水利日报”】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