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物:“万婴之母”林巧稚
2024-01-1509:01:32来源:《嘉禾之光》

林巧稚(1901—1983),福建厦门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院士)。1929年, 林巧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获应届毕业生“文海奖学金”,同年任职于协和医院妇产科;1932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和伦敦大学医学院进修;1939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行妇产科学研究;1940年,被美国聘为“自然科学荣誉学会会员”,同年回国升任协和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首位中国籍女主任;1959年,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73年,被聘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ACMR)顾问,还多次参加代表团出访各国。2009年,林巧稚被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被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评选为“最美奋斗者”。林巧稚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虽然林巧稚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立志从医   成为一名“中国大夫”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5岁那年,林巧稚的母亲因宫颈癌去世。母亲的因病离世,让林巧稚立下了从医的志向。父亲林良英早年留学海外,因而,林巧稚从小就在新式学堂读书,学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语。1919年,林巧稚以优异成绩从厦门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并留校从事教学工作。1921年,林巧稚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兹聘请林巧稚女士任协和医院妇产科助理住院医师。聘期一年,月薪50元。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这是1929年林巧稚接到的北京协和医院的聘书,条件苛刻,留在协和医院从医,就意味着要放弃婚姻和家庭。但林巧稚没有丝毫犹豫便签约,从此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开始奉献自己的一生。
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复杂的时局,林巧稚果断拒绝了家人向她提出的前往美国的建议,“我是中国大夫,科学家不能没有祖国。我和我的事业将与祖国共存!”
追求真理    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
新中国开国大典当天,林巧稚已收到了观礼邀请函,面对如此重大的历史性时刻,她也未出席,而是选择留在医院。她说:“我是个医生,去做什么呢?我的病人更需要我,我需要守护在她们身旁。”
1952年9月27日,林巧稚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的短文,在文章中她写道:
坚持在“协和”继续工作,“协和”就是我的唯一的小世界、小国家。
1941年12月8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协和”,我初步感觉到个人生活离不开国家。
在“三反”运动中,在“协和”揭露出严重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我才体会到技术脱离不了政治。我开始从被动的参加学习到主动的参加运动。
“协和”的窗户打开了,竖起了毛泽东时代的五星红旗,“协和”的工作人员全都站起来了。我们为祖国伟大的进步感到光荣骄傲!
这篇短文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对当时的思想改造运动起了很大推动作用。林巧稚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她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相信科学,相信共产党,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
1972年,林巧稚作为新中国医学代表团副团长出访美国时,感慨地说:“30多年前,祖国山河破碎,我们搭乘游船,一叶孤舟,漂洋过海,无限惆怅;现在,我们是伟大祖国的代表,前面是五星红旗开路,后面是8亿人民做后盾,我们情不自禁挺起了胸,抬起了头……”
预防为主   做为人民服务的医生
林巧稚非常重视预防,“医院只是治病的第二、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即在对广大正常生活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上”。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林巧稚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出并主持了大规模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她带领自己的团队克服思想、物质上的困难,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使妇女的疾病死亡率迅速下降。1965年,年过花甲的林巧稚仍活跃在农村巡回医疗的第一道防线,在湖南湘阴农村的田间地头为农民看病治病,培训当地的“赤脚医生”,使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林巧稚编写、主编了《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大全》,让亿万妇女儿童从中受益。
关爱   是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
林巧稚用对亲人的方式对待她的病人,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擦汗水、掖掖被角;天冷时,她总是将听诊器捂热了再伸出去。每当产妇因为阵痛而乱抓的时候,林巧稚总是让她们抓自己的手,她是怕病人触摸冰凉的铁床架子落下病根。
有人问林巧稚:“你跟病人拉拉手,为病人擦擦汗,就能成为妇产科专家吗?”林巧稚坚定地回答道:“作为妇产科医生,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一颗仁爱之心。”“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宝贵的。而现在这个人对你说,我把生命交给你,那么你还能说什么呢?你冷?你饿?你困?”
林巧稚像一团火焰,一块磁石,她从来不想到自己,把自己所有的技术和感情都贡献给倾注给她周围一切的人。林巧稚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回忆林巧稚大夫给他留下的印象,“举手投足都能感受到她对病人的爱,关爱是她开给病人的第一张药方。”“原本不安害怕的病人,也就慢慢安静了下来,这是一种关爱的力量,也是医患之间互相信任的力量。”
精心培养   成为学科带头人
林巧稚胆大心细、勇于创新,善于捕捉学科发展动向并科学规划布局。林巧稚早年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结核进行过深入研究,对分娩发动的因素有独到见解;注重孕产妇保健,积极推行产检检查、优生优育工作。林巧稚对协和妇产科进行学科布局,设立生理产科、病理产科、计划生育、妇科肿瘤、妇科病理、妇科内分泌等专业组,规划出中国现代妇产科学亚专业发展的蓝图。
林巧稚更多的学术成就,是通过指导学生和助手工作取得的。林巧稚传道、授业、解惑,倾心培育后人;她的思路、倡议和支持,为一项项成功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她甘为人梯,让后辈们迅速成长,“我只是为你们铺铺路、垫垫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在林巧稚的引领下,宋鸿钊等专家通过深入研究,逐步实现根治绒癌,从死亡率90%到根治率90%;她为每一位医生制定培养计划,王文彬、宋鸿钊、葛秦生、连利娟等大批妇产科人在林大夫的精心培养和教导下,循着她开辟的道路前行,成长为各亚专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她培养的优秀妇产科学家像种子一样播散到全国各地,无数从“协和”走出的妇产科人成为各大医院的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因此,“协和”被誉为培养高级医学家的摇篮。
像春蚕一样   把最后一根丝献给国家
1965年,林巧稚主持了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妇产科学术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意味深长地向大家说道:我们要像春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国家……
周总理的这句话,在林巧稚的心里扎了根,不断勉励她为祖国多奉献一些、再奉献一些。林巧稚也不断用行动响应着周总理的殷殷嘱托。
1978年,林巧稚在担任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副团长出访西欧四国的途中突发中风、偏瘫。归国后,尽管疾病缠身,林巧稚还是在轮椅上和病床上,开始了最后一部专著《妇科肿瘤学》的写作,费时4年才终于完成,为医学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1983年4月22日清晨,北京协和医院,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呓语;12时20分,林巧稚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2岁。林巧稚去世前,嘱咐将其平生积蓄的3万余元捐献给首都幼儿园、托儿所,遗体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
结束语
林巧稚常说:“我是厦门人,我爱那里的山,那里的海,那海真蓝……”。林巧稚是厦门人民的骄傲,林巧稚精神是厦门人民的宝贵财富。林巧稚的一生,始终“怀着非凡的爱去做平凡的事”;她终身未婚未育,却在从医的半个多世纪里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婴儿,每个新生儿的名签上;她都会留下流利的英文签名:“Lin Qiaozhi’s Baby”(林巧稚的孩子),“万婴之母”由此而来。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这是一个个普通家庭对一位医生的最高敬意。
1984年,为了纪念林巧稚,厦门市在鼓浪屿的东南隅建造了名为“毓园”的林巧稚纪念馆。1990年,邮电部发行了以林巧稚为题材的纪念邮票“医学科学家林巧稚”,这是新中国邮政史上第一次将一位中国医生印在邮票上。2003年,经厦门市委市政府批准,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正式挂牌成为“林巧稚妇儿医院”,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林巧稚大夫名字命名的医院。每一年,厦门各医院都会在清明节组织新员工前往鼓浪屿毓园进行祭扫,参观林巧稚纪念馆,在林巧稚雕像前立下从医誓言。
(作者陈艳丰系厦门市卫健委宣传处四级调研员,厦门大学生理学博士研究生;徐志锋系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办公室科员)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