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物:爱国儒商“晓春伯”
2024-01-2210:36:10来源:《嘉禾之光》
漫步走近中山公园西门,碧树红花掩映间,一座小桥横跨湖面,连接南半园与花展馆,便是以爱国儒商洪晓春名字命名的“晓春桥”。这是1985年在园内异地建的新桥,与老照片里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仿照杭州西湖玉带桥而建的原桥相比,显得“迷你”。当年的晓春桥长35米,宽6米,长桥卧波,幽雅宏阔,在中山公园11座桥中,最具规模,最显特色,成为人们来到中山公园拍照留影出镜率最高的景点之一,勾连老厦门人久远的记忆,折射城市发展和时代变换百年掠影。还有一处白墙蓝瓦上书写着“晓春”,则是建国初厦门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洪鸿儒先生可敬的民族气节和为厦门人民所做的贡献,特于中山公园建的“晓春楼”,如今变身为中山公园史迹馆。

诚奋传家  领袖群伦

洪鸿儒,字晓春,号悔庵,1865年出生于同安县马巷厅翔风里窗东村(今属翔安区马巷街道)。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大村,民风淳朴,洪晓春自幼深受同乡的明代名臣洪朝选的影响及其家风古训的熏陶,勤奋好学,确立了“为人须忠诚向善,处事须勤奋向上”的理念,作为传家之信条、经商的宗旨。
他目睹清末政治腐败,朝廷摇摇欲坠,民生凋敝,民心思变,遂无意仕途,弃儒从商,来到厦门岛经商,在洪本部巷开设源裕商行,经营粮食生意。由于为人公正,诚实讲信用,很快在商界崭露头角,生意逐渐越做越大,并得到了南洋各地侨商的信赖。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随着厦门近代化城市建设推进和与东南亚商贸往来日益密切,厦门经济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洪晓春随之扩展经营范围,开设了源裕汇兑信局、信义孚钱庄和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源裕行,继而又兴办五福冰糖厂,在工商业界的名望日隆。
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清政府商部将厦门列入“商务繁荣之区”,定为“应设(商务)总会之处”。“厦门商务总会”应运而生,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商会组织之一,并渐成“联络沪津,枢纽闽南,以控南洋各属之势”,为推动近代厦门的城市建设与商贸繁荣,做出重要贡献。清末至民国时期,厦门市商会共历十三届,洪晓春相继出任第二届总理兼南洋商业公会、糖油公会会长,第六、七届会长,第九、十、十一届主席,任期最长,影响最大。任职20多年期间,他真诚为商界服务,不辞劳苦,到处奔走为人解难,耐心说服排解商业上各方纠纷,维护工商业者合法权益,并组织领导工商业界妥善应对处理苛捐杂税、金融风波,得到商界一致拥戴,成为厦门早期著名的商界领袖。

建设市政  急公好义

1920年6月,厦门士绅组织成立厦门市政会,洪晓春出任会董,参与开辟建设厦门第一条近代化马路开元路。开元路设计全长700米,马路宽9.1米,两侧楼房为上楼下廊的“麦加顿”式骑楼,两廊人行道宽均为2.4米。工程于1920年12月动工,由于资金不足,且不断遭外籍商户、台湾浪人的阻扰,屡屡改线。洪晓春积极协助协调,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历时6年终于建成。
他还积极推动建设第五、七市场,捐资参与建设中山公园,资助建成厦门报警钟楼。
出任市政会第二届副会长、第三届会长期间,他积极组织投资发展厦门公共交通。1926年,黄晴辉等8人集资1万多银元购买2辆小型客车,开辟美仁宫至江头线路,为厦门最早的公共汽车。1929年,洪晓春与张镇世等人投资组建厦禾汽车公司,与全禾汽车公司合并,开辟11条交通线路,拥有汽车40多辆。1934年,市内正式开通行驶公交车,设立厦门第一代公交站点,1路和2路的两路公交车的起点都设在鹭江道,沿途站点便以地名为名。
他积极呼吁和鼓励华侨回乡投资建设,报效祖国。经他牵线搭桥,引进了印尼华侨黄超群黄超龙兄弟、菲律宾华侨李昭北、越南华侨陈式灿、马来亚华侨陈可补等人,投资开辟思明南路、大同路、鹭江道和中山公园周边一带,买地建楼,建成繁荣的商业区。
为了扶持家乡经济发展,他出资兴建寓意“兴旺同安经济”命名的兴安街;集资修筑窗东、蔡浦两处海埭,筑海堤改滩地,在窗东埭建造轮船码头,创办轮船公司;主持修建马巷—莲河、马巷—刘五店公路。
洪晓春一生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成就卓著,不胜枚举。他是厦门著名民间慈善团体“益同人公会”发起人之一,担任董事长,牵头发动各商户捐款,并向南洋各地募捐,充实慈善基金,定期举办“施粥”“施棺”;暑天在街边设“奉茶处”,免费为人力车夫和贫民提供凉茶;严冬设避寒所,发放用麻袋缝制的衣服供贫民御寒;临近新春佳节时,发放“米单”,供贫民过年;倡办益同人医院,免费为穷苦人诊病、施药.....。

启迪民智  心系教育

在文化教育方面,洪晓春殊多建树,成为厦门文化教育界名流。 
他系科举出生,是同安县的廪生(科举考试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廪生,可获官府廪米津贴),并作为生员中文艺超群、品行纯正的“优行生”报于督学署“选优贡”,旋即举“孝廉方正”,赐六品章服,备召用,成为当年同安一带的名儒。在他的家乡窗东村,至今还有建于1891年的“沁香小筑”,被称为“晓春书房”,典型的闽南红砖民居,因年久失修,只剩后落檐廊墙面和廊门上的彩绘动物花鸟、人物故事图案,以及“崇简”“乐道”“遵德”的墨书。
洪晓春与厦门商务总会首届总理林尔嘉一样爱好舞文弄墨。民初,林尔嘉发起成立“菽庄诗社”,洪晓春是诗社成员之一,多次与菽庄吟侣李禧、陈桂琛、周墨史等一起参与林尔嘉举办的诗会,吟咏唱和,传为佳话。抗战胜利后,洪晓春从海外归来,虽已年届八十,仍热情地加入筼筜诗社,举办“竹林雅集”赋诗唱和。出席厦门市文献委员会成立大会,讨论编修《厦门市志》。
洪晓春既主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亦赞同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偕同洪湛恩、陈宗英等在家乡发起了书院改革行动,将“舫山书院”改为“舫山学堂”,成为马巷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有力推动家乡教育的发展。舫山学堂嗣后又改为高初两等小学,即现在马巷中心小学的前身。
在厦门市内,他先后担任大同、民立小学校董会董事长,积极为学校筹募办学基金。1906年,洪晓春与黄廷元、杨景文等人发起成立“大同两等小学堂”,为兴建校舍、增添教学设备和常年经费到处募捐,并作远景发展规划,1929年改称“县立大同小学”。一百多年过去,这所清末小学堂已经成为厦门市的知名小学。
1920年,他发起倡建马巷启智小学。1921年,出资在家乡兴建窗东小学,并参与兴办刘五店光华学校、马巷毓秀女子学校,接纳贫穷子弟入学,为家乡培养人才。
由于洪晓春热心教育事业又有学识,1908年他被推选出任厦门教育会会长,兼任思明县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筹助厦门大学经费的“厦大协进会”发起人之一。

忠贞爱国  商界楷模

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在家乡领导革命志士火烧“三府衙”,光复闽南重镇马巷。厦门光复后,社会治安混乱,地方人士组成“保安会”,他出任副会长,组织“保安团”日夜巡逻维持治安。
1921年至1922年,他被厦门36个团体联合组成的“厦门海后滩公民会”推选为会长,领导厦门绅商学等民众群体反对英国领事强行将海后滩纳入租界的斗争,最终收回了海后滩主权。
1936年12月,洪晓春72岁生日前夕,厦门市商会、厦门市教育会、益同人公会等40多个社团拟联合为他举办祝寿活动。洪晓春得知,立即对新闻界发表谈话:“国难严重,前敌将士餐风宿露,自维衰老,不能执干戈以卫国家,已属遗憾,何敢重累各界耗资,以自逸乐。”他的谈话见报后,各界人士深受感动,改变原先盛宴祝寿的作法,遵照洪晓春意愿“将欢宜醵资充慰劳前敌的捐款”。
他大力提倡国货,积极参与抵制日货的群众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洪晓春积极参加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被选为劝募部部长,除继续领导商运工作外,还带头捐款,动员爱国商人输财救国,支援前线,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抗日救亡而奋斗!”
1938年,侵华日军的铁蹄踏上厦门,百姓纷纷外逃,社会秩序大乱,百业凋零。日寇为稳固其统治,企图利用洪晓春在厦门的威信和社会地位,请他出任伪厦门市维持会会长。日本领事泽重信多次亲自出马,使尽利诱威逼手段,均被严正拒绝。
为避敌纠缠,免受利用,74岁高龄的洪晓春离别病床上的老妻,搭乘开赴菲律宾的“丰庆轮”。在船上致电香港福建商会、同乡会,使难民登陆香港后得到妥善安置。他经香港赴越南,继而转赴马来亚马六甲。流亡期间相继接到妻子和儿子在厦门去世的噩耗,隔海望桑梓,老泪纵横,只能强忍悲痛。
太平洋战争爆发,东南亚迅速沦陷,日寇仍不放过对洪晓春的迫害。洪晓春借故住进医院,并连夜乘火车转移,因人告密被追踪缉捕入狱,关进马六甲观音亭集中营达数年之久。在狱中,日寇再次胁迫其出任厦门市长,他以严词拒之。时年届八旬,病倒狱中,当地侨胞纷纷要求让其保外就医。考虑到他在东南亚华侨中的威信,日敌提出只要写下“悔过书”就可出狱,他奋笔疾书“八十老翁,无过可悔”,昭显了气壮山河、视死如归的气概。
抗战胜利后,82岁的洪晓春终于从集中营获释。1946年10月,回到阔别已久的厦门,厦门上千人自发冒雨齐集轮渡码头迎接。国民政府授以他“忠贞爱国”匾额一方,并将厦门市洪本部街改名为“晓春街”,以表彰他的爱国情操。

结   语

洪鸿儒曾任福建省咨议局议员、厦门市政会会长和厦门商务总会总理、会长、主席,抗战归来,受聘为厦门市总商会第十二届名誉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洪晓春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厦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为主席团成员和协商委员会委员。被任命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1952年担任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主任。1953年1月3日逝世,享年88岁。
洪晓春一生对厦门市工商、市政、教育、慈善事业,均有过重大贡献,从清朝末年一直到厦门解放,不仅受到了当时厦门人的敬仰,被尊称为“晓春伯”,还在海内外华人中声名远播,特别是在商界及爱国人士中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恰如他的第四代后人洪舜承先生所言:洪晓春爱国爱乡,是家族的楷模,国家的骄傲!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