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的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伟大史诗。作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毛泽东可以说是这部伟大史诗的灵魂。福建不仅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毛泽东迸闪出许多重要思想火花的地方。正所谓“诗言志”,富有诗人气质的伟大革命家毛泽东,常常为福建这块红土地上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所感染,兴致勃发地以诗词的形式抒发革命的豪情和远大理想。
选定革命道路后写下《清平乐·蒋桂战争》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这首原以“进军福建”为题的词,以短短的46个字描绘了红四军1929年3月进军福建后,中国革命所展现出的广阔天地。
1929年1月14日,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会剿”,红四军前委决定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由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出击。随之为了避开人数上占优势的敌军的围追,于3月11日经瑞金壬田进入闽西。在长汀长岭寨,红四军轻取郭凤鸣部,一举占领汀州城。对于红四军进军福建后如此好的开头,朱德说:“出现了在长汀的意外战果,这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这一个转折点不是某个战役的转折点,而是整个中国革命道路的重大转折点。当中国革命在十字路口徘徊且屡遭挫折之时,蓦然发现一片革命的绿洲,找到新的革命道路,且初步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时,那种真是拨云雾见青天的喜悦心情,能不让诗人激情勃发?于是毛泽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一咏而成。
且不谈这首词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技巧,单从历史的角度,跃然纸上的是对新的革命道路的诠释。“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指的是军阀混战背景下有利于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有利条件。1929年春,蒋介石同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为争夺湖南、湖北两省地盘爆发混战。这种混战不仅仅表现为国民党军队忙于混战而削弱了对红军的“会剿”,而且“军阀重开战”一语点破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的重重矛盾,一个“重”字说明了军阀之间矛盾的常态,这正是中国革命可以利用军阀的矛盾和割据,在敌人力量因矛盾而导致相对薄弱的边界地区寻求发展的有利条件。
军阀间不断的混战,“洒向人间都是怨”,“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的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军阀为争权夺利而混战的结果,无疑是“一枕黄粱再现”。而广大人民群众却是生灵涂炭,被逼到无梦可做的绝境,只有奋起反抗,以斗争求生存,从而飞蛾扑火的革命,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由此可见,词的上阕反映的是中国革命的有利条件。
词的下阕则以明快的笔调,将红四军二次入闽后所展现出的中国革命道路,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红四军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巧妙地利用军阀混战、敌人内部处于分裂状态的有利时机,三占龙岩城、攻破铁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开辟了大片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到处展现出“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这种景象正是新的革命道路的最好体现,正如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所比喻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武装割据的局面打开后写下《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浪漫主义是诗人重要的特性之一,毛泽东作为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下成长的伟大诗人,其中所表露出的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更显得难能可贵。“人生易老天难老”,1928年秋,恍似昨日那时井冈山的反“会剿”斗争进展正酣,而1929年的秋天毛泽东却在景色如画的汀江边临江楼上悠然赏月,如此强烈的对比,使毛泽东既为岁月如梭感怀,也为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深感欣慰。岁岁都有重阳,但今年的重阳毛泽东所感受到的不再是“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时的“炮声隆”,而是革命斗争局面打开后的那种“战地黄花分外香”。同样是战地,彼时感受到的是“旌旗”“鼓角”“炮声”,此时感受到的不再是硝烟而是花香。这正是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初期的艰难到一年后局面的打开,给毛泽东带来不同心境的反映。
其实,此时毛泽东的个人处境正处于低潮之时,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之后、力主党指挥枪的毛泽东,其主张受到了严峻的挑战。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对“毛同志予以严重警告”,并决定毛泽东不再担任前委书记。大会结束后,毛泽东决定离开红四军,到闽西休养并指导地方工作。当时毛泽东确是身患痢疾且离开红四军,共产国际竟误传他已“病逝”,并在《国际新闻通讯》上发表一则讣告:“据中国消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病情不断恶化,在福建前线逝世。”
在这样的处境中,毛泽东不计较个人得失,没有见秋风而感寒冬,而是胸怀大局为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而欣喜不已,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虽见“秋风劲”却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在毛泽东的眼中不是秋去冬来后的万物凋零,而是革命斗争局面打开后,犹如“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壮观景象。
建党建军纲领确立后写下《如梦令·元旦》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元旦》一反《采桑子·重阳》那种闲情逸致般地描绘诗情画意的景色,重新恢复毛泽东诗词中所具有的豪气。
1929年8月,陈毅离开闽西赴上海向中央汇报红四军内部的纷争,不久便带回中央的九月来信。中央的来信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指出“一般同志对朱毛的批评大半是一些唯心的推测”,“毛同志应仍为前委书记,并须使红军全体同志了解而接受”。根据中央来信的精神,毛泽东重新回到红四军,先率部队进行了著名的“新泉整训”,随之,召开了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毛泽东亲自调研并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这不仅使毛泽东的建党建军思想得以进一步贯彻,而且也使党领导的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得以健康地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毛泽东在以灵活战术粉碎国民党军队三省“会剿”胜利后,经宁化、清流、归化向江西进军的途中,豪情满怀,借诗抒怀和明志。
“直指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正是毛泽东此时豪情的充分表现。这首词几乎是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时诞生的,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毛泽东以“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以“风展红旗如画”回应了“红旗到底打多久”的疑问。
这首词短短的33个字中,毛泽东连续使用了三个“山下”。这里除了有押韵上的需要外,透露出毛泽东对“山下”的高度重视。在词的开头,毛泽东点了宁化、清流、归化三个县的县名,对于这三个地处闽西北的山区县,毛泽东关注的不是沿途的景象,而是留意“路隘林深苔滑”的地理特征,正因为如此,整首词都是以山为载体而展开的。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这一带有利于革命斗争开展的地形特征的高度重视,此时便已预见到这一带山区不久将会有“风展红旗如画”的崭新局面。随后,福建闽西、闽北山区革命斗争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之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中央苏区东北战线的前哨阵地,正应验了毛泽东在词中的预见。
反“围剿”胜利后写下《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敌大我小的力量对比,决定了中央苏区军事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围剿”与反“围剿”,反“围剿”斗争几乎贯穿于中央苏区的始终。毛泽东作为反“围剿”斗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决策者,每当国民党军队的大举“围剿”被红军的灵活战术所粉碎时,毛泽东几乎都会以诗词的形式,将反“围剿”的场景再现出来。继《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之后,于1931年夏又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可以说是毛泽东灵活战略战术最为典型的体现。1931年4月,国民党军队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东西八百里,布成一条弧形战线,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的战术,向中央苏区步步进逼。毛泽东亲自指挥红一方面军“从富田打起,向东横扫”,“十五天中(5月15日至31日),走七百里,打五个仗,缴枪二万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1931年5月29日,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总部到达建宁的里心镇,部署发起了第二次反“围剿”的最后一仗——建宁战役。建宁战役的结束宣告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同时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也一咏而成。这首词是毛泽东在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的建宁写下的,词中仍带有浓厚的战斗气息。词的开头虽写的是在江西的战斗,但“呼声急”“齐努力”“枪林逼”仿佛犹在眼前耳旁。随之,“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真可谓是气势如虹,将红军远程突击、所向披靡的反“围剿”斗争,形象地表现出来。最后笔锋急转而下,淡淡地落出“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将红军胜利的壮观场面和国民党军队失败的落魄,一览无遗地表现出来。
与毛泽东前几首在福建苏区写下的词有所不同的是,这首词没有点到福建的地点,仅以“闽山碧”而概之,这里的“闽山碧”显然与《如梦令·元旦》中的“路隘林深苔滑”有异曲同工之处。经过建宁战役,毛泽东对于闽西北地区地势偏僻、山地纵横、适应于游击战争的开展,有了更深的印象。正因为如此,在粉碎第二次“围剿”后,毛泽东决定红一方面军就地在闽西北地区实行分兵行动,开展发动群众、消灭地方反动武装、筹集资金、扩大红军、分配土地、建立政权的工作,在闽西北地区拓展了大片苏区,使之成为中央苏区重要的东方门户。
诗词虽是一种文学形式,但也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激溅出的浪花。对于诗词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心境常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去阅读欣赏毛泽东在福建中央苏区写下的诗词,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可以寻觅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线索。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副巡视员、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