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深刻把握“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理论品格 推进福建生态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2024-03-0510:33:29来源:《福建日报》2024年03月05日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体”就是本源,“用”就是其具体表达和适用。“明体”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致用”,也就是明体而达用,即“体用贯通”,说到底就是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统一。这一理论品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深刻挖掘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赓续其文化基因,传承文化“本体”,坚持守正创新,及时科学解答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从而达到“体用贯通”。在活化利用我省传统生态文化遗产方面,必须坚持以这一理论品格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的原则,系统把握我省传统生态文化的基本要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质,把我省传统生态文化遗产这个“本体”运用好和发展好,实现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保护中活化,在活化中保护。因此,要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活化利用传统生态文化遗产的目标和政策重点,夯实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基础。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意涵,不断激发创造、创新能力和创意活力,推动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优化升级。通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研究和反思,利用现代科技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我省的传统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活化利用价值。自古以来,福建人民就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氛围,日用而不觉地沉淀了更深沉、更持久、更厚重的福建传统生态文化,包括传统古村落文化、传统植物资源文化、传统海洋渔业文化、传统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农业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文化等涵盖自然人文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福建生态文化体系。

推进我省生态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至关重要。第一,活化传统生态文化就是把传统生态文化和现代生态文化高度融合,以打造特色鲜明的融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和生态康养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第二,活化传统生态文化有助于传承传统智慧。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智慧。把传统的生态智慧融入现代社会发展,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实践指南。第三,活化传统生态文化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和智力支撑。传统生态文化大多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更好地做好传承保护,将传统生态文化与城乡发展相结合,能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和发展的号召,依托我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积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了一些生态文化实践活动,创建生态文化高地,逐步形成了具有高品位的生态文化体系。2023年3月,福建省林业局联合其他部门,出版发行了《图鉴》,包括《福建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图鉴》《福建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图鉴》等6册,为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资源档案提供了依据。传承谷文昌精神、洋林精神,2023年,我省制作了最美务林人系列8集,强化典型引领、榜样示范。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项,占全国1/6。

应该看到,我省传统生态文化保护和利用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保护和利用的意识有待增强。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出现,传统生态文化亟待转化为现代生态文化,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由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应用,在转化过程中,部分传统生态文化没有得到很好保护。二是保护和利用的体制机制有待建立健全。传统生态文化是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形成,并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为高度的生态文化自觉。我省缺乏传统生态文化利用和保护的制度保障,没有形成其利用和保护的长效机制。三是传统生态文化理论需要进一步丰富。传统生态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中,更多的是变成了一种传统习俗、道德规范和习惯养成,通过人民的耳濡目染被口传相授,而很少上升到理论高度被记录下来。四是利用和保护的联动效应需要加强。传统生态文化内容非常丰富,需要农业农村、文旅、文物、水利、住建、林业、宣传、教育、法律、非遗等行业和领域相关人士共同努力,协同发力,才能实现预期目标。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我省传统生态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建立健全传统生态文化保护和利用的体制机制。各级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保护和利用的体制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制度。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与设立、建设与管理要有严格的制度进行规范,对不符合管理办法的保护区,采取退出机制。省文旅厅制定的《福建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就是从协调机制、数据和档案管理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机制等方面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其次,要建立健全部门协同保护和利用的制度。要制定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的联动机制,增强各部门联动的协同意识,形成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第三,建立健全濒临断裂的传统生态文化的重点保护和利用制度。重点保护传统古村落文化、传统植物文化资源等濒临断裂的传统生态文化,加大法律监管力度,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力度。

夯实我省传统生态文化基地保护和建设基础。我省已经形成了土楼景区、古村落、自然保护区和武夷山国家公园等一些具有传统生态文化特色的生态文化保护基地群,它们对我省的生态文化保护起到了夯基固本的作用。要通过新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传统生态文化的教育功能,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对生态文化基地保护的高度认同。加大财政投入,为创意设计、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等提供物质保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做好传统生态文化保护的科研和技术攻关,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和效率化。建立健全传统生态文化基地保护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保护工作进行评估与监督,动态跟踪问题苗头,防患于未然,及时改进、调整保护措施。

赋予我省传统生态文化现代元素。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生态文化要得到有效的活化利用,必须赋予其现代元素,体现时代特点,从而做到从遮蔽到解蔽,激活文化产业发展的原生性动力。

首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全面、系统地了解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挖掘、传承和活化。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传统生态文化的特点与变迁。通过查阅古籍和相关文献,收集和分析传统生态文化资源。通过采访当地居民传说、神话故事等方式,收集民间故事,寻找具有传统技艺的匠人、艺人等,记录其技艺和传承过程。汇总各种传统生态文化资源,建立传统生态文化的数据库,获取有关传统生态文化的历史脉络、发展趋势等信息,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图表。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以图像、图表、地图等方式,展示自然风景、传统农耕方式、传统古建筑和古村落等景观,从而对这些传统生态进行“场景式”模拟。

其次,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新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审美价值。根据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设计开发具有传统生态文化的地方旅游线路和文旅创意产品,提升用户体验的质量。人工智能还可以结合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化的导览系统和个性化的推荐算法,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同时也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此外,还可运用生态保护技术、数字化技术和可持续农业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传统生态文化的修复和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可利用湿地恢复技术来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的净化水质。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让人们亲身体验传统生态文化。有机农业技术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研究”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