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厦门光复,欢天喜地齐庆胜利(下)
2025-09-2509:00:20来源:志书工作处
图片

图片

编者按

图片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厦门市委党史方志室推出“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专栏,讲述厦门抗战事件、缅怀抗战英烈,追忆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一、搭牌楼庆祝胜利

据洪卜仁先生回忆,相比正式投降前几天的偷偷摸摸,8月15日这一天的厦门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持续不断的鞭炮声和欢呼声。洪老回忆说:这一天,我从鼓浪屿搭小船到厦门,从轮渡码头上岸,走不多远,就可以看到中山路原工商联今黄则和花生汤店前的马路上,有人在准备搭制庆祝抗战胜利的牌楼。特别是10月3日厦门全面接收之后,更多人自发地结合一起,掏钱架设牌楼,中山路今新华书店门前、大同路大元路口、开元路磁安路口等处,都已耸立庆祝抗战胜利的牌楼。

111.webp.png

学生上街庆祝抗战胜利

“我们那座牌楼就建在现在的鼓浪屿龙头路和泉州路口之间。”洪卜仁说,“当年我与邻居郑忠德、卢万金等几位年轻人一起凑了点钱,就让工人搭好了这座牌楼。”

约八米宽、两层楼高的牌楼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在牌楼的正反面写有“普天同庆”“四海同欢”等字。卢万金特地邀请了他的父亲、厦门文化名人卢文启为牌楼写了庆祝抗战胜利的对联。“这是当时鼓浪屿上唯一的牌楼。”洪卜仁说,牌楼在搭建时还安装了电灯,夜晚时灯火灿烂,吸引了不少百姓驻足观望。

牌楼搭建好后,美彰照相馆还为几位青年在牌楼前拍照留念,可惜年代久远,照片已不知去向。

二、金厦同庆

金门是日军图谋占领厦门的跳板,1937年全面抗战一开始,金门便成为日军进犯的主要目标。在金门、厦门相继沦陷后,日本就将两地作为同一政区统治,因此两地也是同一时间光复。

8月15日这天,金门与厦门一起,沉浸在获得新生的欢庆之中。深受蹂躏多年的金门人民扬眉吐气,还冲进了原来作为日军最高指挥部的金门行政公署。许多因为沦陷后被迫与家人分居两地的金门同胞,了解到当天厦金民间船只恢复航运后,当即乘船返回金门,在庆祝抗战胜利中家人也得以团聚。

222.webp.png

 两岸同胞热烈庆祝抗战胜利

三、接收厦门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厦门接受日军投降相关事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和浙江省政府主席立即组建“接收厦门委员会”,任命福建省保安处处长、保安纵队司令严泽元为受降主官,并为接收金门、厦门的主任委员。10月3日受降那天,市区各大街小巷皆换上保安团队及警察岗哨,严泽元等人在柏原旅社(今思明西路民主大厦)接受日军的投降。全市人民欢欣若狂,争上街头,观看接管盛况。

10月4日上午,国民党厦门市政府及所属机关职员队警百余人,前去公园南路市政府大楼接收伪市政府与伪警察局。厦门光复后的首次升旗仪式随后举行,厦门的天从此晴朗了。

    *本文选自《厦门抗战岁月》,内容有所调整,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