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光辉历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升文化影响力 展示厦门新形象
2025-10-2309:20:53来源:2025年第3期《嘉禾之光》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厦门肩负着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城市新形象的重要使命。厦门历史文化与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红色文化、海洋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等,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厦门应牢记嘱托,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筑牢红色文化根基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作为福建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红色场馆及革命遗址(包含遗址、旧址、会址、烈士陵墓、纪念设施等)遍布全市六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面对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厦门需进一步完善红色文化传承机制,让红色资源焕发新的光彩。

一是强化研究阐释,打造红色文化记忆。依托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等机构,挖掘厦门市总工会旧址、罗扬才烈士革命事迹等特色史料;二是打造本土红色文化品牌,用好“英雄小八路”等红色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三是构建红色教育传播矩阵,实施 “红色铸魂” 行动,打造 “厦门红·云讲堂”,开发 “厦门红色记忆” 动漫等融媒体产品。

构建文化遗产载体

《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要将鼓浪屿视作“国家瑰宝”并统一规划鼓浪屿的建设与保护。鼓浪屿申遗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厦门,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厦门应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与转化机制,推动文化基因的赓续传承与城市文脉的永续发展。

一是强化法治引领,以《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为依托,建立法规动态修订机制,借鉴鼓浪屿监测经验运用遥感等技术打造全域监测网络,推动文化遗产主动保护;二是活化“非遗+”实践场域,培育“非遗+文创”产业链,促进厦门漆线雕、珠绣等传统工艺与文创、数字技术融合;三是提升跨文化交流实效,深化“送王船”等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通过 “厦门文化遗产国际体验官”等计划,邀请外籍大V体验龟糕印技艺、闽南红砖雕等特色文化活动。

强化文旅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厦门作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苏颂文化、郑成功文化、海丝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2025年五一期间,厦门接待旅游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和接待过夜游客人次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彰显厦门文旅市场强劲复苏态势。当前,厦门正全力建设“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需通过“文旅+”不断激活产业活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速向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迈进。

一是创新文旅消费新场景,以厦门流行文化为核心,升级“泡泡岛音乐节”等品牌活动,依托“元宇宙第一岛”打造“海上花园,乐动厦门”数字空间;二是培育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依托金鸡百花电影节IP建设影视文旅综合体,整合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资源打造“先锋艺术”地标;三是推出特色文旅线路,聚焦体育赛事、演艺等优势领域,开发“文旅+”线路,依托即将建成的苏颂天文馆推出“星辰大海”研学路线,设计天文观测体验项目。

锻造中华文化纽带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厦门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第一站”,拥有独特对台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肩负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历史使命。厦门应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以文化人、以情促融,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一是激活两岸共同历史记忆,建立“两岸抗日记忆馆”,以全息投影复原台湾义勇队抗战场景,开发沉浸式抗日情景剧;二是共筑两岸民俗家园,以“海峡两岸(厦门)保生慈济文化活动”为载体,建立两岸宫庙联谊会长效机制,同时深化闽南话传承合作,共建方言传承联盟;三是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影视产业基础,打造两岸影视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联合开发妈祖文化影视作品,支持厦门企业与台湾团队合作开发含闽南元素的元宇宙产品。

凝聚侨心传承文化

海外侨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厦门作为著名侨乡,拥有庞大且活跃的海外侨胞群体,他们不仅在经济领域实力雄厚,更在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厦门应立足侨乡资源优势,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是以“嘉庚精神”构建情感认同,举办多维度“嘉庚精神”宣传活动,打造“纪念馆+研学基地+海外传播中心”三位一体传播体系,探索开发“陈嘉庚数智人”并构建全球记忆库;二是以祖地文化强化侨胞归属,深挖闽南祖地文化,开展“寻根之旅”,借中秋博饼等特色活动,邀请侨胞亲身体验祖籍地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三是以数字艺术传承侨乡文脉,联合在厦游戏公司开发融入侨批解密、南音演奏的《南洋创世纪》互动游戏,推出“侨乡记忆”XR艺术展。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党的创新理论与鹭岛深厚的文气文脉结合起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更加绚丽多彩的城市新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厦门力量。

     (作者系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中国民主同盟集美大学基层委组织委员)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